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2-12-05 06:0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素



上好课,是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索的主题。我以为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四点: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将学生作为认知、发展的主体,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客观地预测学生的达成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目标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多元化。

1.基础性:基础性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2.发展性:培养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良好人文素质。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多元化: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发展实际,既有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又有过程的、方法的和价值导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能力、情感的教学等多元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公共备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搞空泛架子,而是扎扎实实地确定能够有效落实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得当,要经过教师创造性的加工



教学内容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照搬,教师要多角度的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处理,将教材内容变成更适合学生学习、更适合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 1.将教学内容结构化:根据心理学知识及长期的教学实践可知,结构化了的知识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处理信息,便于理解记忆,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定学习层次,以有限知识构建问题系列,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再发展以及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3.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教材中能联系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知识有很多,教师要善于控制和利用这些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中的教育资源,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从社会、从生活走进教材,再由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让学生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一堂“海洋污染”课堂教学课.老师先是让学生预习,提问,归纳海洋污染的种类,使学生明了是有害物质进入了海洋环境并造成危害形成海洋污染,通过三看三练(观看录像,填写练习表格;观看图片资料,填写练习表格;观看文字材料,填写练习表格)巩固知识点,最后,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严谨、有趣、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




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创造性教学的水平,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科学的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创新性、灵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几方面:

1.体现启发性:教师首先要做到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启发性素材,创设“启发”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利用直观教学进行启发;利用实验进行启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启发;利用对比进行启发等等,这样可降低知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素质。

2.体现探索性:探索性的教学就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将科学探索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获得学习过程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给予适时提醒、恰当点拨、积极引导。

3.体现开放性:当今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日新月异,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进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教材,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适当延伸到与之相联系的现实生活,适当扩展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导学生时刻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发展。

4.体现情感教育性:教学的情感教育性,是指利用教材中情感素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全的发展。 要利用科学发展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发展史中,蕴藏着科学家们崇尚科学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的顽强毅力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素材,发挥其“给人以智慧”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 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新的科学概念以及科学向引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去探索更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

5。体现艺术性:教育教学既是一种科学行为,又是一种艺术创作,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仅是教学设计上的虚实依从、动静交错、张弛有度、疏密相间,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语言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一堂好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字斟句酌,准确精练,遵守科学性;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重视通俗性;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富有生动性;比喻恰当,形象得体,增强直观性;善于激疑,巧于解惑,富有启发性;幽默诙谐,活跃气氛,富有趣味性。

2)情感效能:学生的学习要依据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志向等动力系统的激发。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真诚的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把握教材内固有的情感因素,善于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内蕴含的情感(或哲理),通过表扬、引导、参与、激励、组织交流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用情感和爱心感染和打动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让学生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4b26f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