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方向 摘要:2016年3月世界著名的围棋棋手Alpha Go以4:1击败世界围棋冠军,紧接着出现的“德勤财务机器人”和“金蝶财务机器人”再次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财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次大背景下会计人员将何去何从?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应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这一角度,本文分析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方向,以期为社会培养大批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强数据分析运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 财务管理 培养方案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对财会工作的影响 2017 年英国牛津大学发布的一篇研究调查称目前被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可能性最大的工作岗位就是财务工作。财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对财会人员工作的影响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务基础岗位急剧减少而高级岗位人才需要量激增 随着人工智能的来临,财务基础核算岗位急剧减少,企业内部从事基础性会计核算、凭证整理、账簿装订、报表处理及纳税申报、纳税调整的会计人员将会逐步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岗位也将进一步得到精简,一些工作内容较为相近的岗位会逐步合并,财务基础岗位需要量减少。企业对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需求将更加迫切,尤其是能够掌握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技能的高精尖人才。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掌握更多专业化财务管理知识的会计人员进行战略管理和从事管理会计相关工作。 (二)对财会人员工作胜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在人工智能时代,财会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及对外投资、生产运营等一系列规划,全面管控和及时调整企业的资金使用及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有效预防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要做到轻松自如的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财务工作,就需要财会人员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对外投资、战略规划、品牌建设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下功夫,以精准多元化的专业技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管理需求。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对财务管理教育的需求 (一)提高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的发展驱动财务管理理念变革、财务管理模式升级,而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财务管理人才提高专业基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专业基础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税务基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等,紧抓专业基础知识和精通专业技能有利于财务管理人才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为后续拓展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人才不但要求专业核算能力强,更应具备相关业务和宏观战略等拓展创新能力,具体包括产品财务管理能力、供应链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财务管理能力、业务财务一体化财务管理能力等,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拓展到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业务领域和战略领域,进而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紧密围绕创新创业两大中心,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进而形成创新思维。同时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业实践教育,重点培养创新创业型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实现从核算型财务管理向管理型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三、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课时过多,缺少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 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一般在两个学期开设,课时过多,而管理会计相对课时较少。部分电算化课程存在着学软件过时,部分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数据过时的问题。会计学和金融学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大,和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相关的课程很少,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从目前企业招聘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并没有很好地满足企业差异性要求。实践教学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反馈、教师态度松懈、学生师资配备比例较低、学生对实践教学认识程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空有书本理论知识,缺乏会计实务处理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企业和学校对专业素质、数据分析能力、职业道德要求都比较看重。企业更重视财务人员的敬业态度,财务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能力,学校更重视财务知识,偏理论化的知识素质培养。学校对于非技术性的实际运用知识与技能,例如,综合性数据运用以及处理能力,即如何将处理好的会计运用于实际管理过程的实践教育比较缺乏。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课程整合创新 财会类专业与经济、数学、统计、审计、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交叉,形成财会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就目前国内财会院校课程设置,仍存在较多问题。如过分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实用操作;专业课程设置前瞻性不够,与社会热点及最新发展趋势衔接脱钩。大数据时代到来,培养新型财会人才应开设搜索引擎系统应用、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等与数据大量获取与处理紧密联系的课程。加强财会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培养学生数据归集、整理及分类能力,提高对数据的获取性,为后面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同时应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开设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操作等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为财务服务。 (二)搭建多层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各项能力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强化提升。搭建多层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以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为中心,包括单项财务管理基础实验和综合专业实验,可以设置会计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财务分析、大数据实战等;其次辅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沙龙、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学科竞赛、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第二课堂活动,多方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对接社会的能力。 (三)坚持校企合作,推行应用型改革 目前学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但是有些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这些知识缺陷必须通过实习、实践等环节来完善和弥补。校内的综合模拟实训与电算化操作对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高质量的实习机会仅能提供少部分学生,更多学生得不到较为完备的财会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之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相应的被置于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发展位置,为此,学校需要重视和相关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财会工作,亲历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可以亲身见证从原始凭证处理到财务报表的会计循环全过程,可以接触到银行、税务等部门,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有助于学生加深财务财会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深刻认识到大数据的财务应用,掌握大数据知识、数据处理知识和操作技巧。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打破了院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脱节性,将教育延伸到校外,寻求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黄杰.人工智能下会计人员的“危”与“机”[J].财经纵横,2016(01). [2]许昊.陈怡斐等.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8(01). [3]张莉芳,张小玲.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商业会计,2020(1). [4]李克红.人工智能视域下“五层三式”智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N].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4).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东交通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YB43 ) 作者简介:张佩璐(1981-),山东交通学院教师,专业:财务管理,职称:副教授,教授课程:财务管理、税法、税务筹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8c7676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