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学案

时间:2022-08-17 10:19: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学习目标:

1、分析边塞诗的多重主题,掌握诗歌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 2、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及对比的艺术手法。

3、感知作者对边庭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体会边塞诗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生平: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2)背景介绍: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3)边塞诗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1.盛唐的边塞诗产生原因: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三、自学指导与检测 学习指导

初读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金伐鼓 ( )( ) ( ) )于 )石 塞草腓( ) ( ) ( ) 玉箸 )北 功勋



1

学习任务及检测






细读

1、前两联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在高适笔下,边塞风光和战争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出对应的诗句、字词并分析、讨论。

品读

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的?



悟读

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题铁门关楼

岑参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

B.“极目”写出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

拓展延伸 C.“终日”是整天的意思,“终日对石壁”,写出铁门关小吏的执着与坚忍。

D.第五、六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 E.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

2.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db2109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