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浅析.

时间:2022-05-04 10:1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宋元山水意境浅析

《美的历程》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它从远古到明清以这种时间轴线为线索给我们带来了各个时间段内的关于美的艺术形式并分析了各个时代美学的基本特征。汉代的文艺,魏晋的风度,北朝的雕塑,唐诗宋词,宋元山水画,明清戏曲小说。这些艺术形式都呈现了各时代的美学特征,同时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瑰丽的艺术宝库,在历史的积淀中,时代的精神得到凝冻。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也在这之中得到感染。下面就宋元时代的山水意境这一方面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宋元的山水绘画美学上起唐五代,同时山水画在宋元之时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画论家特别重视意境的创造。借用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的一句话意境离不开情景交融。那么山水画这种艺术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成为了抒写画者情思的一种媒介,同时它能把人的精神引向远离世俗社会的自然山水之中。

一:意境往往超出有限的以有限创无限。

宋代的画者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过这样的话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如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这样一副山水画,内容上表现得就特别充实了,在山水之中有了”“可游的意

境,突破了画纸有限的无限可能性。如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之中, 运用了一种高远的手法,远处高山气势磅礴, 山中一条小溪还有溪边的行队,高山与小溪, 行队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山峰的雄伟崇 高更加强烈,也正是在这种雄伟崇高中突显了 可行”“可望的意境。

二:宋元的山水画它的美学趣味,由北 宋的无我之境向后期的细节忠实和诗意

追求转移,在元代达向有我之境推进了一步。北宋时期山水绘画重细节,篇幅与构图也多以高、远这样的气势呈现。而到了南宋它的山水画多是局部取景,像马一角马远的《山水》,夏半边夏圭的山水画,他们的山水画,多简化了物像,描摹局部,流出大部分空白,利用空白,使意境深度提升。北宋的山水画偏重于从整个宏观地整个的把握而南宋则多选择其中的一个局部之景把握。这一审美意境的变化饱含了宋代在历史变化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繁荣,而靖康之变,宋庭南渡,偏安一隅。北方的文人知识分子也流离






到了南方,他们的身心也在这战乱之中饱受凄苦,所以在绘画上由北宋时高、远、平,雄浑崇高的气势,转变到后期的局部构图,象外之意,弦外之音在山水画作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在局部的画作中透出社会政治偏安一居。南宋的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了更为确定的方向。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的表露,做到了虚实相生







元代在这一时期山水绘画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了次要地位,更强调和重视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正如《艺苑卮言》中说到的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












同时,绘画与文学是相平行的,要求传到主观精神境界的气韵” “兴味。这一时期,在画作上出现了提诗,诗与画相得益彰,绘 画也由水墨画压倒了青绿山水,画中透出的是一种空灵之美。如元四家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描绘的画面甚是广远辽阔。

三:宋元山水画意境高逸之美是主要的体现。宋代黄休复把绘画分为四格,并把逸格列于其他三格之上。逸格成为了抒发特定的主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的手段,这就要求一种神化的境界,能有一种空灵之感。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思想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这就是道家的精神。清逸超逸高逸飘逸也成为了不少人的追求,然而,这种精神渗入到宋元山水意境之中,就成为了逸格,绘画也是一样的,也要求有高逸之美,里面饱含了画者对生活的情趣与态度,在画作中注重对高逸意境的营造,如林菴的《烟江欲雨图》写空间烟雾,风雨欲来,波涛急起,渔人奔避的场景。远山朦

胧,近处平溪汀渚,溪边林木在风中飘动,整个图景给人一种空灵、俊秀、清逸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道家思想使这种大气势,归于一片宁静。

四:宋元山水画以禅入画,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魏晋以来佛、道、儒三教互相影响、融合,对艺术领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在精神方面禅宗注入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之中。所以在他们的画中也有一股淡淡的禅宗趣味,一种空旷、幽静同时又寂寞的思想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体现。

中国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它的意境之美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宋元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美的历程》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洗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fea5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