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烟钱散文 一包烟钱散文 一包烟钱散文 这是一个大体真实的故事,之所以说大体真实,是因为主人公不是我,有些心理活动只能揣摩。 主人公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男孩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妹。那年月,一家三、四个小孩是普遍现象。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也大体相同。父母忙于挣生活,小孩基本放任成长,作为长子或长女,要照顾弟妹。说实话,这个男孩也算不上特懂事的那种,整日跟一群半大小子疯,稀里糊涂地长到十三岁,读了初一。 这一年,男孩的生活里发生了点小小的变化。班上来了一个实习老师,很阳光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喜欢跟学生天南地北的扯。有一次实习老师谈到了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家国之家。老师说:“爱是要表达的,而中国人是不擅长表达爱的。所以,我希望你们从自己开始改变,首先要向你们的父母表达你们的爱和感谢。”其他的学生听了也就听了,但男孩却被老师的话打动了。有时,人懂事真是一下子的事。男孩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一个中年矿工。每天起早摸黑地忙碌,生活的担子压得眉头紧皱,日子却照旧窘迫。父亲无暇管自己,但自己又何曾关注过父亲。这天晚上,优质文档你我共享 男孩看到父亲星星点点的白发,鼻子有点发酸。他想拥抱父亲,对他说:“爸爸,我爱你!”可是,他做不出来。事实上,那年月,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假如谁这么做了,肯定会成为笑柄传开去。 于是,男孩想到了一个替代的办法,他要为父亲买盒烟。父亲也就这么一点爱好了。男孩想像着,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极享受地抽着儿子孝敬的香烟,惬意地吐着烟圈,该是一幅多么温情的画面。 第二天,男孩去商店看了,他看中了一种牌子的香烟,带过滤嘴,要两块钱一包,应该是很高级的了吧。可是,这两块钱从哪儿来呢?象他这种家庭的孩子,平时兜里最多只有个一、两毛钱,能有个五毛钱都算小富翁了。可是,为父亲买包烟的念头是那么强烈,他开始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家境好些的学生可以把买早点或零食的钱省下来,而他的早餐永远是家里的粥,假如没吃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但办法总是会想出来的,他到集市上捡藕节,晒干了卖给中药店,一毛钱一斤。镇上很多穷孩子都这样挣零花钱。还有一个来钱的门路,就是每次帮家里打酱油、醋什么的,结余了一、两分钱是不用上交的。就这么着,学期结束了,又捱过一个暑假。男孩终于攒够了两块钱,他兴冲冲地到商店里要买烟。那时改革开放不久,你不知道国营商店里的售货员有多牛,她嫌钱零零碎碎的太难数,让男孩去换整票来。不要以为我是在杜撰情节。我自己就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我第 1 页 共 2 页 一包烟钱散文 小学二年级时,一个暑假的中午,大老远跑县城一家商店买作业本,售货员一边铺躺椅,一边说小孩子回去,等我睡会儿再来。 也不知男孩是怎么把这些硬币和毛票换成了一张两块钱的纸币,小心地夹在字典里。他还没来得及去买烟呢,却引发了另一件事——这钱被父亲发现了。那天,父亲碰巧少了一张两块钱的票子,而他又实在想不起自己曾经花了或者是在哪儿掉了这两块钱。于是,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家里某个孩子偷了他的钱。父亲喝令四个孩子跪下,甚至动了家法。(那年头体罚孩子似乎是很平常的事,老话不是说,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当然不会有人承认。于是,父亲开始搜寻,口袋、书包以及桌子抽屉,最后在字典里找到了两块钱。男孩承认错误两块钱是他夹在书里的,但不承认是偷的。他也不想说明这两块钱是怎么来的,以及打算怎样花掉它。因为十三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尊了。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谁会说,爸爸,这钱我原是想给你买包烟的啊。当然,假如换一种场景,或者父亲能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询问他,他是会说出实情的。总之,他倔强地选择了沉默。于是,父亲越发认定孩子不学好,在“偷娃”的詈骂声中,将孩子饱揍了一顿。那是矿工的手啊,一门栓下去就是一道血痕。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里弄小巷每家每户都没有秘密,这是一个偷钱的小孩成了邻里的共识,并且传到了学校里。好了,我不想就这件优质文档你我共享 第 2 页 共 2 页 事再表达下去,我也不想去猜测这件事对男孩的人生起到怎样的影响。我个人以为,仅此一件事或许还不足以深刻的影响到男孩的人生。因为那个年月穷人家的孩子是野大的,对生活的抗打击力和对委屈的承受力要强得多。但我能想像得到,在那样的家庭里,做家长的解决问题方法之简单、粗暴、自以为是,以及不知孩子的自尊为何物。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龉龃,提起来琐碎,甚至于根本放不到台面上来说,但却一点一点的打击和扭曲孩子的心灵,尤其是对一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而言。 这个男孩长大后参加工作,在单位打拼多年后成了一个权利部门的副职,在小县城里也算是有出息了吧。但我知道,他过得并不开心,性格执拗,和同事、家庭的关系处理得都不太好。他也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并且试图去改变。是的,去改变它吧。唯放下方得自在。哪怕有些负面影响在幼年时就如基因般浸透到我们的血液里,也要用剔肉挖骨的勇气,把它剔出来,放下。并且尝试着去理解我们的父辈,因为他们的童年大体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见识和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简单和粗暴。我们要做的是,原谅他们并且善待自己的孩子,不要让类似的情景在我们下一代身上重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2fa79b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