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明文600字 六年级说明文

时间:2022-05-18 01:5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十四节气 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明文600 六年级说明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


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有3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5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怎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6000o℃,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动物,也不会有植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禾,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眼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底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太阳的热,变成了水蒸


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成了无数颗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育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3541e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