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摘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目标;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重视乡村治理,并基于农村社会治理的角度构建健全完善的治理体系,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社会治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目标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 1.1基于民主协商构建村民自治治理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从一定角度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进行农村社会治理的平台,对乡村结构的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农村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民自治格局是开展农村社会自治必须要重视的一点,并采用民主协商的模式促进农村自治。第一就是要严格坚持并积极履行党组织的部署,第二就是农村社会自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第三就是在进行民主协商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第四就是在实行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民主,第五就是无论什么工作、无论是工作的哪个环节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1.2基于发展需求构建农村治理服务体系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随着我国对农村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已取得较大的进步。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转变,过去的社会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只有在农村社会治理目标和路径上进行创新改进,才能适应农民日益变化的需求。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说,无论是多元主体治理理论,还是治理现代化理论都有了新的创新,为我国进行农村社会治理目标和路径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农村服务体系社会化进程必须通过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变革来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农民的思想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现实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了解人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进行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塑造,充分利用周边一切资源,加速资源整合,推动农村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进步。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 2.1农村公共服务的碎片化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发展在公共服务供给层面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公共服务已出现碎片化情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农村的组织功能发展并不完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决策未能落到实处。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政府部门之间不能够较好地进行交流协作,就无法满足人民对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碎片化理论建立在整体治理的理论之上,这一理论的实质说的就是不同社会组织存在的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各自为政,使得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落实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或村民,缺少其中一个角色的配合都无法将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较好地落实,当前碎片化情况的出现就是由于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出现问题。 2.2社会治理主体的缺位化 层级制是我国农村社会当前主要的治理结构,主要由基层政府、村两委以及农民构成,这种层级管理模式当中呈纵向式,村委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担任着信息中转站的角色,主要工作就是将基层政府的决策命令进行传达落实,同时将农民的意见和需求传递给政府,为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村委会的角色至关重要。村委会的工作一旦出现懈怠,就会造成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阻塞,国家的决策落实不下去,农民的意愿传递不上来,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非常不利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进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在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存在一个沟通的代表,那就是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还存在许多的利益关系。基层政府在进行农村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因此,整个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大大弱化了农村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健全的沟通平台,使得农村社会多元化管理模式更加偏向于形式,未能落到实处,同时这种主体的缺失,对治理过程是非常不利的,极易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 3.1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多中心参与机制 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农村社会治理制度,主要内容就是在治理过程中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不断的协商当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争取将农民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利益主体都能够在保证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居民,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难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诉求,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关注到这些差异,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3.2整合农村社会治理资源和主体力量 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进社工组织和工作者,只有积极引入人才才能较好地进行农村社会治理,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手段进行积极创新,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 3.3提升农村社会化治理主体素质和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理,可以对治理主体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大大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得农民能够带着丰富的知识和技巧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号召社会力量,展开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的社会和就业的能力,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符合我国农村建设的需求,应积极对农村社会治理的目标和路径进行创新,积极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正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通过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多中心参与机制,整合农村社会管理资源和主体力量,以及提升农村社会化治理主体素质和能力的方式,进行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应将农村各主体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全体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打造一个共治、攻坚和共享的局面,加快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治理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马增林,王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企业管理规范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8(03):123-126. [2]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407(11):2-16. [3]侯雅洁,江彪.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9-20. [4]郑丽庄.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问题[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05):49-5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487a50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