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计中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刘娟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1期 【摘要】每款产品都是有生命的,而每个设计师在设计产品过程中都是以爱的形式来赋予产品的美。而我们却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生存,并有志于进行创意与设计。 【关键词】设计;生命 一、设计与服务 “设计”实际上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一种手段,而怎样才算是服务呢,极尽所能的讨好群众,满足一切的可能性么?那么设计就是愚昧的,其实人们所希望的只是事事随心,能吃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没有什么能比享受这样的服务更让人心满意足了。其实设计也是如此,作为内行,要有自己的见解,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所谓“服务”,应该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而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有自己的职业品味,向人们提供自己觉得最好的,并被一般人接受。 二、设计与生命之间的联系 设计师对于自然的描述令我第一次脱离自然形态和设计的关系,感受到我们是存在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里,发现生命和好的设计有着十分微妙又紧密的联系。每一天的重复,眼中观景的不断重复,一刻不停的忙碌或是浪费,我们甚至忘了自己在呼吸,在迸发着生命力。直到有一天,一夜醒来发现柳树全都抽芽了,或是天地全都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的静谧之中,才能有些许知道我们也是自然中一个生命体!而生命的美好不应该只是惊喜,就像设计也一样,高楼水杯座椅台灯等等不断充斥在我们的眼里,发现观察,吸收然后重新阐述它们!就像在呼吸一样,不要忘了自己是活的,不要忘了自己在一呼一吸中能完成很多事情。在做实际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是生命体,这一点,就足够我们吸取很多了。 黑川雅之说自己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像抛物线一样,曾经达到顶端,然后慢慢衰弱,他希望他能够奋斗到底,然后突然熄灭。我们也希望我们所奋斗的最终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在奋斗中成长。 其实我们都曾想过要如何对自己的家人对身边的人好,让他们更加舒服。而实现这一切,欲求很重要,而成为欲求的对象更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起生拉硬拽,疏通开到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作为一名设计师,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但是,如果对方不肯听你说,那么,无论你怎么费劲唇舌,也不能将你的想法传达给对方。与其强迫不如疏导,这一点很重要。个人,环境;人的语言,物的语言;生与死;死机交替;情感和欲求。设计和生命一样,能从生命里领悟到的,也都在设计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爱”与“间” 我认为日本人是“生活在互相体谅、互相调和之中”的。在西方,基督教认为具有价值标准,人要遵守神的价值才能与之共存。而在日本,人是因为互相体谅才得以共存。日本人不是遵从神的意志,而是凭借人与人之间的爱而维系的。我们设计产品也一样,要以爱的形式来赋予产品的美。比如,一把椅子,从背面看,像父亲的背影;从前面看,像母亲的双膝。仿佛在对我说:“来,过来坐吧。”从后边看,椅子是物品;从前边看,椅子是空间。很简单的一款产品,却赋予了爱。 声音和声音之间,绘画和绘画之间,以及物品与物品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正因为有了这些“间隔”,才会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所谓的“间隔”,也就是“间”到底是什么呢?即使在此是一个整体,声音也要和声音分开,人和人也要各奔东西。因此,也就有了对某个人的关心照顾。某个人和人的“间”,同样,声音和声音、物品和物品的“间”,也都意味着在努力回归原状的力量,也就是说将这一切相互关联起来。为了实现令人向往的调和,这个“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四、学会倾听语言的美 作为追求设计出好作品的设计者。当然,我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来追求美好的人生,寻求生活中美妙的事物。虽然也可以说成“探索生活的真实”,但对我来说,还是“寻找生活中美妙的事物”这种表达方式最为恰当。 如果有人问我,今天为了什么而活着,明天又为了什么活着,那么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就是“明天肯定会有令我感动的事物出现”。为了寻找“美的事物”,我不会浪费时间,虚度年华,而是努力做好我的设计。虽然可以说设计是思想的表现,但在此之前,设计应该是对美的探索。设计不仅仅能够表现已发现的东西,还能作为探索的手段。 对世界上随处可闻之物,以及各种语言认真聆听、动人心弦。在享受如此美妙声音的同时,我也会通过设计产品努力向人们传达着美。物品和语言就这样走进我的世界,每日与我相伴。物品也是寻找美的手段。无论是形状,还是素材;无论是光线,还是影子,这些所形成的“物的语言”和“人的语言”不同,在大脑的某个部分对其聆听。而在大脑的另一个部分,物品又成了思考的工具;正因为有了这些物品,才会形成思想。 设计,只有从特殊的“自己”出发,才能与他人产生真正的共鸣。从我们自身出发设计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使用方便、舒适、美观,还为了在设计产品与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赋予产品爱,因为产品也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参考文献: [1] 追寻生命的意义[M]. 新华出版社,(奥)维克多·E弗兰克尔(ViktorE.Frankl)著,20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簡介: 刘娟(1994.04.29——),女,汉族,籍贯:山东邹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2894de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