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同题竞争中彰显各自特色——以《大河报》、《河南商报》为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同题竞争中彰显各自特色——以《大河报》、《河南商报》为例 摘要:网络的发展使网络媒体开始涌入公众的视线,报业市场面临着繁重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为同城竞争的报纸。对于信息同源的新闻进行采集,各报都努力寻找独特视角,挖掘特色。本文试图对《大河报》、《河南商报》进行汶川地震周年同题报道分析,寻求各自存在的特色与不足。 关键词:同题报道 汶川地震一周年 特色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展开了周年祭特刊的形式,以此缅怀汶川地震中给当地人们带去的伤痛,同时对一年来灾区的种种变化进行展现,《大河报》、《河南商报》也不例外。虽然同属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但由于都是都市报且立足于郑州市,受众群体较多重合,因此在各项重大事件报道中通过报道策略和技巧争夺受众,是不可避免的。 一、专刊主题策划各有千秋 《大河报》将此次汶川地震一周年专刊中命名为“周年祭”,在距离地震发生一周年之时通过所设的特刊内容,对四川汶川地震进行祭拜。整个专刊共设八个版面,从对地震的回忆转向灾区带有希望的新生活。《大河报》从映秀镇隔村浴火重生的叙述、在河南就学的灾区学生感知到的中原温暖、及河南省遍布的各种追思活动等多个方面,以专刊为载体对汶川地震进行悼念,深化“周年祭”的主题。 而《河南商报》的纪念专刊起名:“重新·活着”,同样开辟了八个版面展开报道,并且对之后的各版做了统一规整。在“重新·活着”的主题之下,设立“动态、专访、影像、记录、手记”的专版。有相关动态新闻、援建状况的严谨报道,也有对灾区基层干部、参与援建特警的生活感想的描述,最后还将曾参与地震前线采访的记者多见所闻用手记形式托出,并在第四版“影像”中利用灾区人民今昔对比图片新闻的强烈视觉性,客观展现重新活着的主题思想。 二、围绕定位做文章 两家媒体的名称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定位,《大河报》以平民都市报自居,本着“离百姓生活更近,服务功能更细”的办报精神,使得《大河报》这次地震一周年专刊的报道方向紧紧贴合所有河南市民的阅读口味。以第四版“我们在河南巴适得很”为例,本版采用了同题集中的方式,分别从郑州、开封、漯河等地发回关于灾区学生生活状况安稳的报道,具有极强的地域接近性。第八版“用蜡烛点燃美好希望”的主题下,推出了“这一刻,我们哀思绵绵”、“这一生,我们不离不弃”、“ 这一年,我们生死相依”三个采用同题集中报道各地为汶川地震一周年祭奠的动态新闻,很好诠释了自己综合性、平民性的报刊定位。 《河南商报》虽为都市报,但其突出经济报道的特色定位为此次专刊的策划增加了难度,在这样一个缅怀时刻,如何用充满温情的诠释方式挥发出“突出经济类报道特色”的定位是《河南商报》地震周年专刊面对的关键问题。 它以第一版的动态新闻打头阵,在客观罗列2008年和2009年汶川地震大事记的同时,灵活运用了前一天新华社的稿件,“地震共接受捐款近660亿”的醒目标题以及列出的诸如“400亿中央农房重建补助发放”等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新闻。此外,在第二版的“专访”版面中,以“我们会珍惜父老乡亲的每分钱”的题目全面展开对援建工作进度的专题报道,以援建、商机、感受、感动、承诺四个关键词为全篇串联主线,展示着《河南商报》在专刊中经济为主的报刊基调。 三、报道形式不拘一格 组合式的报道方式在《大河报》的此次专刊中被广泛采用,比如第七版中,臆断总体概括性的语言叙述后,在主标题“这种深入骨髓的牵挂”下分别有四组来自不同领域的救援人员对灾区牵挂的报道,以有限的版面空间提供了来自多方位的报道视角。并且,《大河报》的组稿结构也比较紧密,每个版面的新闻通过合理整合都紧扣主标题,从不同侧面对该版的中心进行阐述,动态消息和通讯相互穿插组合。而《河南商报》则多是通讯题材的报道,报道中作者以关键词的插入形式使整个版面看起来简洁清晰、容易阅读。在第八版中,以记者为主体对象通过记者手记的文本形式针对汶川地震阐发感受,文字风格也摒弃了传统的新闻报道风格,以感性语言示众,具有亲和力。 四、版面设计彰显个性。 (一)头版设计各有特色 《大河报》的头版配合专刊名称“周年祭”,采用黑底白字的版面色彩,在版面中心位置将“周年祭”三字采用竖标题形式呈于纸上,并在其下发表编者按性质的文章,作为此次专刊的开篇前言。头版通过黑底白字的大胆尝试,无形中表现出汶川地震周年祭奠的肃穆与庄重。 《河南商报》则活用图片,在头版采用图片新闻的方式,通过图片所传达的潜在内容来传达出重生的主题。图片中一个步履蹒跚的小女孩,手拿树叶仰望天空,图片下介绍她是去年5月12日北川县唯一出生且幸存下来的孩子。这种传达出深厚内涵的图片能够迅速和受众的同情心交相呼应。 (二)标题制作别具匠心 《大河报》采用“曾被震碎的美丽花园”、“像星星般闪耀的未来”等极具文学色彩的标题来诠释灾区从苦难走向希望、开拓未来的过程,对灾区变化展现的过程中以描述性话语来表达,每版突出的主标题的语言结构比较整齐,多篇新闻报道的主标题下面配上具有较强解释和导读提示功能,这些都更能体现了《大河报》的丰厚底蕴。另外,在第四版中,作者以“我们在河南巴适得很”为题报道在河南生活的灾区孩子们“幸福得像做梦一样”, 采用集纳的方式把所有此类报道集中在了一起,该题目是引用四川孩子的原话,方言的形式更能传达出河南对灾区的亲切情感。 相比之下,《河南商报》不如《大河报》的标题规整性强,但也力求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出现了诸如“我们会珍惜父老乡亲的每分钱”、“让我终生铭记这一刻”的白话标题,易读性非常强。其中第六版的“郑州特警:是灾区在‘援建’我”的标题,灵活运用词语丰富生动,为沉重的报道增添了生机。 (三)稿件组合图文并茂 专题报道要通过版面来传递信息和表达编辑意图,版面对受众的吸引力直接影响着其传播效果。就灾难性专题报道而言,如果没有吸引目光的新闻图片反映描述内容,也会在一点那个程度上对新闻效果产生影响。 两报在稿件组合上都采用了图文配合的形式进行报道,但《河南商报》以“影像”为名的两个专版全面采用了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今昔的强烈对比,因此要略胜一筹。第四版中,在“这一刻,微笑的孩子感染中国”的大标题下罗列着十张图片构成的五个图片新闻,每两幅图片又构成一个今昔对比的组合,其中记录着灾区五个极具典型性的当事人在地震时期与一年后今天的现实状况,通过强烈的图片对比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大河报》在使用图片时则相对较为保守,几乎在每个版面上方都配以与下面报道内容相贴合的图片,起到了很好的解释说明作用,比如第二版和第三版。二版以“曾被震碎的美丽家园”为名,讲述了地震中给当地人们带去的伤痛,版面上方搭配的图片是版面文字中提到的邓清秀夫妇在地震时失去两个女儿后站在已成废墟的家旁的合影;在第三版版面上方的图片时邓清秀重新怀孕与幸存家人在家中的合影,与“像星星般闪耀的未来”标题下报道的如今当地人们的种种变化以及邓清秀一家的转变相互映衬,更具说服力。 通过比较发现,在汶川地震周年专题报道中两家媒体既有共性的优势,又有特色的展示,但其中也存在着问题。 对于《大河报》而言,虽然内容全面而深刻,报道策划中散发着极强的文化气质,但是图片新闻相对来说比较少,图片时常被看做是视觉中心,对图片新闻的忽视将是减弱受众关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第五版中采用了组合式的报道方式,对河南不少地方的援建工作进行报道,但整版却只配加了一个图片,数量较少。其次是评论深度不够。伴随着新闻“解读”时代的到来,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在此次专刊中《大河报》几乎在每个版面的标题周围都加入了记者适当的评论,但都是几乎不足百字,这对于评论这一体裁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在这一点上《河南商报》做的比较充足,最后一版的记者手记可以看做是深度评论的一个表现形式。 《河南商报》与《大河报》相比,在稿件组合的系统性上略显不足。虽然从整体来看分 为了动态、专访、影像、记录和手记五大部分,但是细读其中的稿件内容发现,虽然单个主题的阐述较具体,但从内容来说五部分之间的关联性不够明晰。其次,广告安插不当。在这个笔调肃穆的周年祭专刊上,不能说一个广告也不应添加,但是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河南商报》的头版中,图片中可爱的小女孩本应给人无限美好遐想,但紧跟下方就是中国移动通信的广告,占了整个版面的将近一半,从“门面”上的两个内容存在的强烈反差中,无形中会使人们降低对整个报纸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玉川.《大河报》特色研究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3.03.3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915463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