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优质课定稿

时间:2022-07-29 02:3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代大诗人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他的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见证了黎民百姓的疾苦。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 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在居无定所的漂泊中,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公元767年夔州重阳节,肺病、疟疾、风痹缠身的诗人,独自登上了长江岸边的高坡,漂泊一生的他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写下了被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登高》。三年后,58岁的杜甫病逝于在湘江水上的一条小船上。板书: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一、初读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七言律诗的节奏二二二一 或二二一二 二、再读

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内容。 要求:勾画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诗歌感情基调,如果从诗中摘取词语另拟题目,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哪些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悲秋”情怀,让我们一起品读诗歌前两联。 三、品读

1.前四句写登高所闻所见,请谈一下你对其中意象(景物)的理解。 1)首联品读

风急:峡口以风大闻名,站在高处感受更真切。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秋高气爽,居高处体会深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猿:长啸,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深秋九月,山枯水瘦,物色惨淡,生机的世界变得冷落。水中陆地孤零冷落,所以说“清” 沙白:水落沙出,沙经过水的浸洗特别“白”

鸟飞回:飞鸟,一种什么处境的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杜甫在《绝句》中写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两句诗中的鸟是什么样的鸟? 为什么同样写鸟不一样的呢?引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手法。

2)诵读首联: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耳边传来哀伤的猿鸣,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清、白:应重读 ……“鸟飞回”应低沉并延长,显示出徘徊之意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3)品读颔联

落木萧萧―― ①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这会让诗人产生悲凉。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这会让杜甫变得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面对萧萧落木,杜甫你应该是什么心情?个体的生命是短暂,历史的、时光的长河是悠久的永恒的,杜甫此时应该悲伤中有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我们试着读出这种心情。

1




4)朗诵指导: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四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昂扬(高昂)一些。

如果说自然之秋的这些景物是诗人悲秋情怀的外在触发,那么引起诗人悲秋的内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品读后两联。

2.后四句写登高所思所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悲秋”的原因。 1)分析原因

①悲秋:秋景萧瑟;②万里:离家之远;③常作客:漂泊之久;3)百年:年事之高;④多病:病弱之身;⑤独登台:孤身一人;⑥霜鬓:容颜之老,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抱负无法施展; 2)新停浊酒杯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在初中学过的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中写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因为他多种疾病却不能喝酒。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3①诵读颔联: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可以试着重读“多”“独”,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语调沉重,缓缓读出。 ②诵读尾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含无限凄凉于言外,让听者体味到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情。 5)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人云:“登高可以忘忧。”但衰病中的杜甫新停浊酒杯,登临高处仍然忧思重重。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无法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前人一般用“沉郁顿挫”来评价杜甫诗歌的风格。Ppt:略

读全诗。找一生背诵。 四、小结。

这首诗我们就赏析到这,通过赏析大家对诗歌的内涵已经能把握,也能领悟诗歌的深层意境了。那现在大家就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一起背诵这首诗,感受一代诗圣杜甫的伟大情怀……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9b08ac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