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1 解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 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疾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加之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由于长期看病经济条件不佳;有的病人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和不习惯基于以上多原因,住院后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主要表现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睡眠差等。 1.1 护士的工作首先应以拉家常的形式展开,通过交谈询问病人、家属或单位同事,并查阅病历,对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样才能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交谈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不怕麻烦、举止端庄方、态度和蔼,切忌粗暴无礼、嘲笑病人。 1.2 给病人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正确的认识,不盲目地恐惧。应针对不同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的病人选用不同的语言,如对文化层次低、不懂医学的病人,谈话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准确表达意图,便于病人理解;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可讲些医学知识及疾病过程,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知识。涉及到病人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的问题时,要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避免随意乱说或不懂装懂。 1.3 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熟悉主管医生和护土。病房环境要尽量做到安静、整洁、安全,有家一样的感觉;医务人员要多巡视病房,多作自我介绍,关心病人的疾苦,建立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的心理。 2 创造 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消除病人孤独、寂寞的心理失去配偶或家庭关系、经济条件欠佳或刚离退休的老年病人,常郁郁寡欢、懒于活动、感到孤独和 寂寞。 2.1 护土应多与病人交谈,解除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交谈时适当使用形象、幽默的语言,不但能很好地传递信息,而且还能消除病人的沉闷和厌倦情绪,活跃病房气氛;护士适当地用手抚摸老年人的手、肩或给予搀扶,可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当病人向护士倾诉自己的疾病、心情、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体谅病人,对病人充满同情心,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慢,声音要大些,使病人视护士如亲人,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2.2 与病人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老年病人一般都盼望亲人来访,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人多来看望,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等,并让他们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及心理状态,动员周围的.人来共同关心、鼓励、体贴病人。对丧偶或无儿无女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格外尊重。 2.3 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安排他们参加文娱生活、体育活动。单调、乏味的生活,会增加病人孤独、寂寞的感觉,有趣味的活动则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的滋长,驱散病人心头的忧郁与烦闷。 3 帮助 病人克服自卑、自弃、偏执的心理病情较重、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个性较强的老人,均较悲观,不愿与人交往,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听从治疗和护理安排。 3.1 老年病人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因此,对老年病人一定要用尊敬的语言及称呼,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语气,既解释病人的疑难问题,消除其思想顾虑,又激励、指导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与病人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用生动的事例开导启发病人,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3.2 对于固执己见、心胸狭窄、偏执的病人,护士和家属应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多给病人解释,尽量尊重病人自己的意见,不勉强他们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病人争吵,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4 纠正 病人抗药心理,使他们积极正确地接受治疗有的老年人长期患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ee5443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