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研究

时间:2022-12-20 07:1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研究

提要:蒙学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蒙学教材,能了解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要使当今的语文教育效果理想,就必须对传统语文教学有足够的重视,更应从历代的蒙学教材入手。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探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关键词:蒙学教材;《唐诗三百首》;现代教育价值

教学和作为其主要代表的蒙学教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欲探求某个时代的教学实际,蒙学教材恰是这个时代性格和气质的典型体现。张志公就认为要使当今的语文教育效果理想,就必须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足够的重视,更应从历代的语文教材入手。他认为欲研究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求之于教材比求之于史传记载的章程条例更可靠。笔者认为,张志公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实际使用中的教材,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能最实际地反映产生它的社会背景,包括文化传统、风土习俗;反映当时社会主导的思想意识以及教育观点、教育策。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的综合性教育读物。

一、《唐诗三百首》的传统蒙学教育价值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蒙学教材种类繁多,有侧重识字的,有侧重思想教育的,有侧重自然生活、历史等知识的,不胜枚举。研究传统,是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致力于更好地开展今天的语文教育

《唐诗三百首》,清代乾隆年间别号为蘅塘退士的孙洙所编。全书共分8卷,既有绝句也有律诗,涵盖了我国古诗中的各种诗体。该书《题辞》说: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随手掇拾,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从原序文可见,《唐诗三百首》着眼普及,所选诗作都是具有代表性、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作品音韵和谐,易于诵读,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这也是它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原因。

我国诗教历史悠久,古代的启蒙教育中会适当地教蒙童诗歌。首先,诗歌寓理丰富,是儿童启蒙,社会教化的绝好材料。其次,诗的语言精练,色彩和内容丰富,不仅使人感到天地山水、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绚烂,而且启发人的想象,儿童喜闻乐道。再次,诗歌教学具有很强的复合功能,可以说是启蒙教学的综合。既可识字,且诗歌教学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情感观念、文化知识也能在吟诵中理解和领会。诗中的平仄韵律,若训练得当,对儿童今后的属词作文都有极大益处。

因此,传统的启蒙教材的《唐诗三百首》便扮演着教授蒙童学习诗歌的角色。其实在此之前,诗歌类的蒙学教材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还有《千家诗》,但在编者看来,《千家诗》问题不少。正如它在序文中说,《千家诗》所选作品,只是编者随手掇拾,工拙莫辩,选录的诗作水平不高。其次,篇中只有五七律绝二体,体裁过于单一。最后,它既收唐诗,又收宋诗,两朝之诗混杂,前后诗人排列无序,殊乖体制。因此在编《唐诗三百首》时,不论作者名望和篇幅大小。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成了选文的重要标准。其中有古诗、乐府,也有律诗、绝句,体裁颇为丰富。避免了《千家诗》等蒙学读本篇幅小,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的《唐诗三百首》,更能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宏富多彩,满足进一步




学习诗歌的要求。

《唐诗三百首》在面世后,很快风行海内。可以说迄今为止,无论在影响的深度还是广度上,它都是最著名的唐诗选本。但一些如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李商隐的《韩碑》等诗作,虽然浅近易懂,但对于儿童来说篇幅太大,很难记忆。因而它的读者群体更多的是成年人。对于编者欲用作诗歌蒙学教材这一初衷而言,或是一种遗憾。但也正因这种缺憾,才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研究价值。

二、《唐诗三百首》的传统蒙学教育宝贵经验。

首先,古人在儿童的启蒙教育中,很重视诗歌的学习,在儿童识字后,学习一些优美浅近的诗歌,进行相关阅读和写作训练,已是唐宋以来一贯做法。张志公曾说用诗歌来教授儿童,有三大好处:

1)诗容易念、容易背,琅琅上口,儿童学习起来有兴趣,这是无须多说的重要原因。

2)爱大声朗读,是儿童的一个特点。浅近的好诗,尽管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但也足以启发他们的想象,开阔胸襟。

3)诗的语言精练,一字一句都带着绚丽的色彩,认真揣摩起来,一字一词都像有丰富的蕴含,这样很容易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感悟,而这一条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人们正是本着这一宗旨来对儿童进行诗歌教学的,或许有人会质疑:现在使用白话文,学习古诗文言还有必要吗?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不用吟诗作对来进行交流。

中华数千年历史,积淀了浩如烟海、极富表现力的言语典故、语汇,滋养、丰富了现代白话。20世纪文坛涌现出的一批璀璨之星:鲁迅、郭沫若、老舍、巴金、张爱玲等,他们文采灼灼,风流儒雅,鉴古知今。用他们灵动的语言筑起一部部华彩篇章。同样使用白话写文章,为什么他们就可以驰骋文坛?因为他们曾受过系统、深入的古诗文言教育有深厚的古诗文言根基,使他们使用语汇时,能够娴熟自如的从古诗文大海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写意达情,寥寥数语,便极致传神。试想,人们在儿童时代的语言敏感期,便诵读大量古诗文,打好了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文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更加简洁典雅,形象传神。因此,我们应对儿童启蒙阶段进行古典诗歌教学给出应有的重视。

其次,学习诗歌,吟悟和背诵之法不可丢弃。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背诵,这在今天看来仍然科学有效。人的语言能力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经验的模仿。背诵有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整体文句的感悟和理解。因此,一定数量的背诵不可荒废。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语言精练,用词巧妙,背诵大量的古诗,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积累了一定语感,加以融会贯通,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自然得以提升。三、《唐诗三百首》在儿童启蒙教材的编写的启发。

(一)一方面它的内容稳定,能体现特定时代的特征。它并非颠覆原有的诗作而重作。只是一改《千家诗》唐、宋两朝作品混杂,体制殊乖的不足,只选取唐诗中浅近易懂,广为流传的佳作,内容稳定,著作整体质量有了极大提升且作品能鲜明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它变化了形式,充实了内容,以满足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它删除了随手掇拾,工拙莫辩的内容,增添了脍炙人口的佳作,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净化了多朝作品混杂的形式。既尊重了传统,




又没被传统所羁绊,而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体现了既注重蒙学教材的稳定性,也不断充实丰富其内容,革新其形式的辩证统一。

(二)知识教学与品德、思想熏陶紧密结合。《唐诗三百首》不同于以往的蒙学教材单独侧重识字教学或道德说教,亦或机械传输知识,而是巧妙地把几者亲密结合,内容丰富。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囊括了德育、智育、美育多重教学。

《毛诗序》强调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对诗歌的教化力量更是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体现慈母之爱,子之情深,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体现出不畏困阻的英风豪气,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透露着诗人忧国爱民的情怀······这些诗中体现出的直面人生,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表现出的亲情、友谊、热爱自然等主题,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良好的人生修养。古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尚且如此,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中是否更应利用好的诗歌,让学生在感知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树立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高度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熏陶。

再说智育,古人认为学习诗歌能帮助儿童认识生活,增长见识。读李商隐的《锦瑟》可知用典,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放飞想象,读岑参的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让你感叹想象的奇特和比喻的生动,读杜牧的《赤壁》教会儿童如何见微知著,巧妙构思······诗中本身所包含的典故,历史文化和地理山水及它们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无不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和写作方法。今天的语文教学,我们可让学生阅读优秀诗歌作品,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阅读背诵诗歌,培养良好的语感,锤炼语言,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古诗用词本就精练传神,语言优美,讲究结构和韵律,且不说它本身就赋予人们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单是它所创设的意境便让人们觉得妙不可思,任你千言万语也难描绘它的美感和韵味。正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文学作品的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在今天的美学中我们知道,诗歌描写并非纯客观的,而是蕴含作者主观的理想和愿望,是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这种审美趣味和理想会在读者对诗歌的享受中自然渗入,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读者的心灵。另外诗歌的语言、内容、情感和风格,以及它的形式技巧等都不乏美感意味。在今天我们仍不可忽视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啸天:《唐诗三百首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2] 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 [3] 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徐林祥、武玉鹏:《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王炳照:《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刘占泉:《汉语教材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489f15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