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渭的故事随笔:算黄算割

时间:2022-12-05 21:3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临渭的故事随笔:算黄算割

推荐文章

关于廉洁的优秀散文随笔_关于廉洁的优秀文章 热度: 政治老师读书随笔 热度: 有关工作总结随笔 热度: 八年级历史教学随笔 热度: 贵州旅游随笔:我们的记忆从这座城开始 热度:

每当大麦发黄的时候,山乡农村便到处响起了杜鹃鸟的清脆叫声;特别是傍晚,这声音随着飞翔在村庄、在田野,到处回响。这时,老人们会说:夏收工具该准备了,“算黄算割”都来了。

传说在很早以前,这山沟里住着户姓辛的老农。一天,他对儿子说:“孩子,听人说,山外大平原上的麦子已经熟了。因雨水适时,今年长势特别好,收割价钱也不错;咱家贫寒,你也大了,还没成家哩,况坡上的麦子还绿,我想和你一起出去,下几天麦场,挣几个钱,不知你心意如何?”儿子觉得父亲说的在理,便磨了几张刀片,拿了镰床和准备过夜的夹衣,就一起出发了。

出了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平原,那麦子杆粗穗大,实实拥拥,微风下,金水般的麦波,一浪赶着一浪,涌向无际的天边。在这龙口夺食的季节,户主们套马拉车,日夜在田间奔忙。好多人怕天气干扰,影响夏收,都纷纷找短工帮助,把个往年收一亩麦两吊钱的价钱,一下子抬高到三吊、四吊。辛老汉一下麦场,忙得饭都顾不得吃,水都顾不上喝,背着火红的太阳,一镰一镰,一个劲地往前赶割。就是晚上,也只是打个“呼隆”就上地了。五天下来,父子俩一合计,挣了四、五十吊钱,喜得辛老汉脸上象开了花。

“爹,现在回吧!咱家的麦子也快熟了。”儿子说。

“傻娃子”’辛老汉说:“这么好的价钱,不好好干几天,还等啥哩!再说,咱家的麦子绿着哩!回到家还不是白住着,没事干!”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也没说什么,两个人一起又干开了。 过了三、四天,儿子又对父亲说:“现在该回家了,我们的麦子一定熟了,不能再等了”。

“好娃哩,再坚持几天吧!”辛老汉又劝道:“现在人家在打场,


更忙得很,一天能挣五、六吊呢!这次场下毕,给你定亲,婚礼是不成问题了。咱家的麦子迟收几天也不要紧,咱再干它几天吧!”儿子无耐,只好跟着父亲再给人干活。

又过了几天,儿子实在耐不住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催父亲道:“爹,再不回,咱家的麦子就落完了。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经儿子三番五次催促,辛老汉想继续挣饯的心总算死了,当晚拾掇好行李,第二天天不亮,就和儿子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径。

回到家,脚还没挨地,辛老汉就往坡上的麦田里跑。到了地头一看,大吃一惊,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鸟雀糟踏,满坡的麦子,颗粒全落光了。就是麦杆,倒的倒,折的折,铺了一地,根本就无法收拾。他后悔没听儿子的话,以至使整个麦田都成了这种目不忍睹的惨状。

辛老汉跑回家,叫上儿子,拿了簸箕和小笤帚,在山坡上,从麦行的缝隙中,把麦粒一点一点地往簸箕里扫。忙得他俩饭都顾不上吃,觉都顾不上睡,夜以继日的苦干。但辛老汉终因年纪大了,身体难支,被累得吐了血,昏死在麦田里。后来,他化作一只鸟,腾空而去,飞时,口中不断地喊道:算黄算削,算黄算割。

沉痛的打击,虽使辛老汉一命呜呼,但他没有忘记把这血的教训传给后人。每逢夏收将临,它不失时机的来到这里,告诫子孙和乡亲们:算黄算割,算黄算割。希望人们不要重蹈自己的复辙,以免落得个大意失荆州的惨痛下场。

本文作者:杨志贵(微信公众号:三贤文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58cd75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