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两点认识 作者:冯飞 来源:《全球化》 2016年第2期 冯飞 《中国制造2025》从2015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得到社会特别是企业界的积极反响和行动,对此我有两点认识。 第一,《中国制造2025》的魂是什么。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型工业化国家又开始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并着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韩国提出制造业革新3.0;英国制造2050是对未来35年的发展勾画,比中国还要长远一些;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明确了34个领域。实际上,从这些国家的战略思路来看,都聚焦在一点,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更紧密地结合。 《中国制造2025》的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把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升效率,注重的不是成本下降,而是效率提升,既包括经济效率,也包括能源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预示着规模化定制时代的到来,从而可能带来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三是提高即时性,对市场有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创造发展的新空间。各国的战略意图或者说重点领域有所差别。美国的互联网服务,特别是围绕制造业的服务能力非常强,其目标是以软带硬。德国工业4.0的重要领域是以硬带软,欧洲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对美国,甚至相对中国而言发展差一点,比如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互联网企业当中没有一家欧洲公司,因此,欧盟提出数字欧盟统一市场的概念来补课。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大国,2010年就夺得了制造业全球第一的头衔,这是在150年之后,中国又重新回到制造业第一的大国位置,当年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19.3%。中国怎么充分利用制造大国的优势,利用超大规模国家的市场优势,软和硬同时推进,硬的方面尽管规模大,但是创新能力、基础能力还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我想《中国制造2025》的魂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起来,形成发展的新动能,使中国制造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从各国竞争的制高点来看,基于平台的标准化可能是全球争夺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这里面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比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基本上都是在建立一个平台来制定规则、标准,这就意味着工业的很多标准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如统治工业领域很多年的工业总线标准,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是基于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在制高点竞争当中,中国有优势也有劣势。就劣势而言,美国主导这项工作的是通用电气,德国在主导的是西门子、萨普等全球性公司,而我们缺乏这样的巨型公司,从装备制造到工业互联网开发一体化的公司,我们必须要走联合的道路。因此,我们在推动建立智能制造联盟,以解决竞争中的先天不足问题。 《中国制造2025》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实现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就是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再是简单依靠规模扩张、技术拿来主义这样的方式。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产业技术体系的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中,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围绕高端战略性共性技术,解决其供给机制问题;二是解决基础能力的问题,虽然我们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但是很多的基础,比如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关键工艺技术,还没有夯实,在《中国制造2025》中,要继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三是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目前工业用能占到全社会用能的70%左右,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我们在清洁生产、再循环经济、能效方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绿色制造。 (作者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李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2e1ddc3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