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韩驹《夜泊宁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10-07 03:1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韩驹《夜泊宁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泊宁陵

汴水2日驰三百里,扁舟3东下更开帆。

旦辞4杞国5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6,寒花7垂露8落毵毵9

茫然10不悟11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词句注释

1宁陵:今河南宁陵县。

2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

3扁舟:小船。

4旦辞:清晨辞别。

5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6窣窣(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7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8垂露:露珠下滴。

9毵毵(sānsān: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10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

11不悟:不知道。[2-3]

白话译文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3]

作品鉴赏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1]

作者简介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陵阳集》四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164f1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