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历史与思考: 自20世纪初开始探讨关于儿童学前教育的改革,学前课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可以说是从未间断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前课程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三大阶段:20世纪前中叶以及20世纪末-21世纪初三个阶段。 在20世纪前中叶的时期,学前教育的理念仍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在学前课程上的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唱歌、戏剧、绘画、游戏等一些传统活动上,重视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创造力,而不注重建立基础的学习能力。 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前课程开始真正转向科学化。山东济南学前教育专家张春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重新审视和认识孩子的学习特点。他把“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拓展为五个维度——心理素质、德育素质、认知素质、社会素质和体育素质,从而影响了后来的学前课程的实施及课程改革。 此外,从政府的政策层面上来看,中国现行的学前课程还受到了相关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比如2011年国家发布的《全国学龄前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学龄前教育改革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水平。此类改革措施和政策,促进了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使参与改革的孩子们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中国的学前课程百年来发展变革的历史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前中叶,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从20世纪初到现在,学前教育理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未来,我们将期待学前课程继续改革及发展,为育人之道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48c08c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