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你的探索与发现 1.明确说明文的文体,并结合初中教材对说明文进行文体强化。 2.总结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的魅力。 3.引导学生在对范文的读评过程中,关注知识结构的形成,提高鉴赏文章的能力,培养自我阅读的需求。 4.培养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形成说明文也可以趣味盎然的....意识。 教学流程: 师:上次我们谈了说明文写作,主要明确了用怎样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来写。我们再明确一下:什么是说明文? 小结: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人得到关于事物和事理的知识的文章。 师:大家要记住,这种表达方式多采取客观描述,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说明结构主要有哪几种? 小结 :总分、并列、递进。 师:说明顺序呢? 结论:时间、空间、逻辑。 师:好,在本节课的写作中,大家仍然会用到这些方法,但我们这堂课的目标是不仅要条理清楚,更要生动形象。 师:同学们印象中的说明文是怎样的? 结论:总觉得枯燥无味,反正我们初中学说明文时,就只觉得不喜欢看,不像其他文体那么扣人心弦。 师:我想问你见过扣人心弦的说明文吗? 师:那你觉得说明文可以扣人心弦吗? (生谈想法) 师:说明文按说明方法分,有两类:一类是平实性说明文,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同学们读得较多的是前者,语言一般要求平实、简明、准确、客观、冷静。而文艺性说明文,语言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我们先来看几个片段说明文。 片段一: 樱桃番茄 老师双手高高地托着一只精致的柳条花篮,篮子长长的拎手上还点缀着一朵拖看长飘带的粉色的小花,篮边垂大几根绿色的草叶。老师让我们猜篮子里有什么。大家有的说:“是花。”有的说:“是草莓。”还有的说:“是水果。”老师揭开盖在上面的纱巾,只见一篮红艳艳的果子出现在大家面前,像一片灿烂的红霞,又像一篮光彩夺目的红宝石,原来是樱桃番茄。 樱桃番茄小小的,椭圆形,像一颗红枣,又像一粒红色的雨花石,小巧玲珑,晶莹可爱,我一口能吃三、四个呢。我拿着一粒小番茄,摸一摸,滑溜溜,凉丝丝的,像在抚摩着一块光滑的玉石。放在阳光下照一照,阳光透过樱桃番茄薄薄的皮,好像有一团红色在里面流动,又像有一簇火苗在跳动,更像有一个红色的小精灵在向我招手,我真想一口吞掉它。 我轻轻咬开樱桃番茄,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流进嘴里,真好吃啊!清凉又解渴,还有一股香味儿呢。 听老师说,这种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开始人们都以为它有剧毒,不敢吃它。后来有一个生病的姑娘想自杀,就吃了番茄,结果,不但没死,还恢复了健康,变得更美丽了,人们这才知道,点缀在青枝绿叶中的美丽红果——番茄是美味的果子。 片段二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方法总结 ;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语言应该是简明而准确的,这是对说明文的最基本要求。因为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有所"知",而不是有所感,这就决定了这种文体的语言要准确、通俗、具有客观性。 所谓准确,就是说,要在写作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能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比如,《向沙漠进军》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中的"最顽强",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深而又难以制服的特点。"之一",表明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不止一个,如火山爆发,洪水等。因为选用了这两个词语,把沙漠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中的"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这里用"鉴赏",就比用"欣赏"的含义要更丰富,因为它多了一层"鉴别"之义。与前面的一句的"标本"相适应,就更见其准确。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这里的"常"、"从没"与"足见它的坚固"互相呼应,十分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另外,在简明准确的前提下,有时,根据需要,将说明的对象介绍得更加准确,需要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来进行说明。其主要方法有两种: 1、适当运用一些描写。 所谓描写,就是要巧妙地运用一些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桥栏杆小柱子上的石狮子时,恰当运用描写,使卢沟桥的说明形象而准确。 2、插传说和趣闻。 例如,《死海不死》在说明中穿插了神话传说,使说明生动形象。 总之,所谓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际就是抽象的事物说明具体一些,具体的事物说明形象一些。 习作训练: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记录你身边的新发现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d70ef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