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宗元文 全文分四层:第一层先用 20 个字把《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用许多文字记载的故事概述出来,然后由此引出派谁去管治原地这样的政治大事不该征询宦官意见这一论点。第二层以晋文公当时不乏能议事的大臣这一事实,说明“晋君疏而不咨,外而小求,乃卒定于内竖”之不可效法,从而论证论点。第三层用齐桓公任用管仲国家兴盛,进用宦官招致衰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论证沦点。第三层指出后来秦孝公因宠臣景监的推荐而任卫鞅为相,汉元帝听了近臣弘恭、石显的谗言而杀害建议罢中书宦官的萧望之,其根源都在晋文公重用宦官的错误,从反面深入论证沦点。第四层是全文的总结。《晋文公问守原议》论证了不该让宦官干预朝政这样的一个大问题,文章正反议沦,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而全文仅用 个字,确实“无一字一句懈怠”。再看看别的例子。如 { 辩 ( 亢仓了 )} : 太史公为《庄周列传》,称其为书,《畏累》、《亢桑子》皆空言无事实。今世有《亢桑子》书,其首篇出《庄子》,而益以庸言。盖周所云者尚不能有事实,又况取其语而益之者,其为空言尤也。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不亦惑乎 ! 此文辩《亢桑子》 ( 一作“亢仓子” ) 之伪。全文分成四个层次:司马迁写下《庄周本纪》,他写书的时候,《畏累》、《亢桑子》皆空洞而并无事实,这就是第一层。今世存有《亢桑了》一书,其首篇即为出自于《庄子》,而且减少了一些无知的活。庄子所言尚且无法存有事实,又何况盗取《庄子》而予以增益的 ? 这就是第二层。刘向、班图收录于诸子百家的书而没收录于《亢桑子》,这就是第三层。现今搞出异术的人却廾始为它录备注,拎它去教给世人,这种人真的迷糊,这就是第四层。前三层从相同的角度辩论《亢桑子》之伪,最后一层对“今之为术者”为《亢桑子》论衡予以嘲弄,做为全文的总结。这篇短文仅 98 字,而结构完备,层次确切,论证有力,真是字字千钧,并无一虚设。又例如《封建制度论》的第二段: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棒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面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这一段先用几句话叙述人类最初发生时的蒙昧状态和生存环境之严酷。然后以荀卿的一句话为过渡阶段,描述人类由个体而群居,由“群之短”的产生至太子的发生的漫长的社会构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故”以下,则就是上文描述的理论总结。时间跨度如此之短,内容如此之多样,而且存有描绘,存有描述,存有议论,写下得层次确切,条理井然,总共也就用 个字。 语句的简洁是文章简洁的基础。柳宗元之所以能用尽可能短的篇幅,表现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是因为他十分注意语句的锤炼。举些例子看看。《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写潭底岩石露出水面之状: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用八个字就将岩石的各种形状形象地描写出来。同一篇文章写树木藤蔓的情态: 青树翠赵静仪,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络摇缀”四字,写出“翠蔓”遮蔽、缠绕“青树”和随风摇摆、互相连缀的情况,可渭异墨如金 ! 同一篇文章写注水入潭的小溪之状: 。 潭西南而盼,斗折蛇行,黄稠可知。 远望小溪,像北斗星座—般屈折,如蛇行一般弯曲,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这种情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八个字,表现那么丰富的内容,写得那么形象生动,无怪乎千载以下,人们惊叹柳文之精了。《黔之驴》写虎试探着冒犯驴的情景: 稍将近,益显于,南宫自得跳冒著…… “稍近,益狎”四个字写山虎欲行冒犯而又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和由“近”而“狎”的行为渐进过程。“荡倚冲冒”四宁写虎碰撞、靠倚、冲击、冒犯四种行为动作。八个宁写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可谓字字珠玑 ! 《敌戒》论述了敌之“为利之大”以后,用八个字作总结: 敌存灭祸,敌回去召过。 这个总结言简意赅,饱含深刻的哲理,令读者长久地回味。《送薛存义序》写薛存义在永州零陵任代理县令的政绩,仅用 13 个字: 讼者元显恭,赋者均,士卒无怀诈暴憎。 狱讼得到公平的处理,赋税合理公平,老的少的对薛存义没有心怀欺诈,外露憎恨。前六字写他理政公平,后 - 匕字写他取得百姓的信任和好感。用极少的文字表达厂丰富的内容。 提炼的另一个整体表现就是精确。柳宗元散文的语言既简约又精确,因而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涵盖多样的内容,整体表现深刻的思想,确切地表明道理。宋人邵博《邵氏古书后录》卷十四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09694a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