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城哈弗cuv之后,长丰猎豹成为c-ncap测试的第二款suv车型。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800mm、1830mm和1890mm,采用排量为2351ml的汽油发动机。其安全配置情况如下:驾驶员侧配置了正面安全气囊,未配置安全带预张紧器以及限力器及安全带提醒装置。长丰猎豹是国内suv市场上的元老之一,其皮实耐用以及良好的“翻山越岭”能力为广大野外活动的用户所喜爱。虽然此次测试车辆是2006年8月重新升级上市的新车型,但是其在车架结构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车身安全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猎豹似比“老骥伏枥”一般,在被动安全方面将处于不利地位。纵观整个试验,在三项试验中,该车在侧面碰撞中的表现较好,两项正面碰撞试验表现稍差。侧面碰撞中除了胸部略有失分外,其他部位都获得满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中,驾驶员头部的失分比较严重。偏置碰撞中,驾驶员左小腿的过多失分让人颇感意外。最终猎豹以31.2分的总分获得三星级评价,这一成绩可以说是不甚理想。不过suv车型独有的车身结构,使其在实际交通当中相对于轿车而言具有安全方面的优势。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4月10日下午2时,试验正式开始。银白色长丰猎豹在钢索的牵引下驶出车间,以50km/h的速度撞向刚性壁障。“咣”的一声脆响,车身反弹之后停了下来。在撞击瞬间,前排驾驶员位置安全气囊顺利打开,驾驶员头部与车辆b柱有所接触。在强烈的撞击过程中,长丰猎豹的发动机舱压缩变形,但未有液体泄漏。车辆a柱、b柱略有变形,在车子的a柱中部和车顶上出现了轻微的凹陷迹象,4个车门均能顺利开启闭合。前后排三个假人在安全带的约束下基本保持原有坐姿,安全气囊上所标记的涂料位置表明假人脸部与气囊的接触位置基本良好。乘员侧仪表台上的涂料痕迹表明在撞击中,假人小腿部位与其有一定接触。试验数据显示,在完全正面碰撞中,在头部部位的保护上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是驾驶员侧头部3ms合成加速度值偏大。另外,转向管柱的向上位移量达到了将近100mm,也造成了对于头部的强烈冲击。在颈部部位上,各项指标都很好。在胸部部位上,驾驶员胸部3ms合成加速度值稍大。在大腿部位上,该车对于腿部压缩力的控制是很好的,但还需要考虑如何来减少膝盖的位移量。在小腿部位上,各指标都不大。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4月11日下午2时,试验准时开始。撞击瞬间,假人向副驾驶位置略微倾斜,后又在安全带拉力作用下回归原位。被撞一侧前后车门底部略微向内凹陷,a、b、c柱基本保持原貌,驾驶员侧座椅因左侧面受力而产生了轻微变形,车身上留下了吸能蜂窝铝的痕迹,另一侧的车门可以顺利开启闭合,驾驶员侧车窗玻璃没有丝毫损坏。试验数据显示,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头部、腹部以及骨盆部位表现较好,分别得到了绿色的满分评价,还需要改进的是对胸部的保护,肋骨位移还是有点偏大,致使该部位丢掉了满分4分中的1.14分。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4月12日下午2时,长丰猎豹准时接受最后一碰。巨响之后,与可变形壁障接触的左侧车头,在吸能后发生了较严重的溃缩变形,蜂窝铝也在重撞之下,露出了内层钢板。挡风玻璃虽出现细微裂纹,但未有碎片散落,a柱出现明显变形,a柱与b柱之间的车顶部位出现明显下凹,c柱保持完好,碰撞后驾驶员位置车门打开较困难,其余三个车门均能正常开闭。前排假人约束位置比较正常,说明安全带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后排女性假人在重撞之后身体右倾,半躺在后排座椅上。在高速摄像机慢放镜头回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车体触及吸能蜂窝铝时,前排驾驶员位置安全气囊正常打开,气囊上的印记表明假人头部与安全气囊接触充分。试验数据表明,在该项试验中,该车的总体表现要比完全正面碰撞差。在头部部位,驾驶员以及乘员侧假人头部的各项指标都较好,问题是转向管柱的变形量仍然很大,客观上造成了对车内乘员头部的巨大威胁。在胸部部位上,相比较来说,乘员侧假人的胸部压缩量稍大。在大腿部位上,该车对于腿部压缩力的控制是很好的,但和完全正碰试验一样,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来减少膝盖的位移量。在小腿部位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驾驶员侧左胫骨,由于在碰撞过程中歇脚板的向后变形过快过大,造成左上胫骨y向力矩偏大,也直接导致小腿胫骨受伤指数的增加。另外,和歇脚板一样,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同样存在位移偏大的问题。 老骥伏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0c3307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