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象征手法 石艳萍 唐诗宋词作为华夏文化的两颗耀眼明珠早已渗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滋养和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然而大多数人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我想用另一种解读方式进入这一美轮美奂的中华艺术宝库。 首先看李白那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公元726年的九月,当时26岁的李白在扬州一家客舍,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仰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篇。 无疑,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手法,一个“疑”字将明月比作秋霜,准确地描述了月光的色泽,并成功地传递了秋夜的微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面看来是诗人的联想,其实和现代文学中的象征手法类似,动作、神态、思念、挂牵,无不在其中。任何一个身处异地的游子在一轮明月下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这是人们的共同感受。这首诗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异乡人的共同感受。现代文学中的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这首千年前创作的《静夜思》其实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举头望明月”就是思乡的象征体,从那个诗人创作的寻常夜晚开始,异乡的明月永恒地成为了世人思乡的载体。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篇成功诗文的创作经验,任何传神的创作都必须抓住事物本身内在的秉赋,表达必须合于自然,知、情、意融为一体,无论哪种修辞手法都不能强制使用。一个成功的创作者可行的创作方式其实是感悟、发现、提炼,然后才是准确形象地表达,绝不是将思想向事物生硬地强加硬塞。 再看一首妇孺皆知的诗作,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于公元788年,诗人仅十六岁。关于这首诗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张固《幽闲鼓吹》载:诗人十六岁到长安赴试,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诙谐幽默地说:“长安物价正贵,恐怕白居不易!”及披卷阅得《赋得离离原上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叫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如此的诗句,白居也易!”从此,白居易诗名大振。 由此记载看来,居高位显的顾况虽然对待文学上的无名小辈轻慢,但在文学上却是一个行家。“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对野草客观的描写自然让顾况无可挑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本体生动,所指宏阔的表达着实让顾况吃了一惊,这实际上也是古代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早已成为了一曲生命的颂歌,成为了强大生命力的一个象征。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描绘的是一派芳草萋萋的景象,而人们在萋萋芳草前心中充满缠绵的意绪是普遍的真实感受,诗人描写这种场景为的是渲染离别的氛围,这种联想的引起实际上也是是一种象征的赋予,从此萋萋芳草更成为了别绪的象征体。当然在此之前,这种以芳草象征离情的诗人已经有过,诸如楚辞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 从以上两篇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中对象征手法不自觉地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在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普遍存在,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唐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唤起我们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284efc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