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朱践耳《第十交响曲》(江雪)op.42评析(上) 作者:明虹 来源:《音乐生活》2016年第01期 2014年11月20日和23日,笔者分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和格拉祖诺夫国立音乐学院举办了以《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创作(1978-2014)》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很多俄罗斯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教授和学生代表前来聆听。中国当代优秀的交响乐创作引起了俄罗斯音乐界广泛的关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的院长弗拉基米尔·萨拉维约夫在官方感谢信中写道:“感谢您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使我们对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俄罗斯专家对朱践耳先生的《第十交响曲》(江雪)op.42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是完美地将中同元素和个性风格以及现代技法融为一体的当代交响乐创作的典范之作。笔者通过对该作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深刻领悟其个人和音乐创作的魅力,现整理成文期望与读者分享。 一、朱践耳交响曲创作概况 朱践耳(1922~)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55-1960年,他在俄罗斯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回国后主要在上海交响乐团担任专职作曲工作。1990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音乐名人录》,2001年被列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他创作了各种不同体裁、题材和形式的作品百余部,其内容真实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还涵盖了中国音乐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众多方面。尤其是他的交响音乐,1986年,64岁的朱践耳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此后十几年间连续又创作了9部交响曲和一部小交响曲。这些交响作品不仅圆了作曲家长达几十年的“交响梦”,而且凝聚了他对世界、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求索精神”。在创作中,朱践耳始终致力于“对人性真谛、对人类命运的不断求索;对音乐语言、对表达方式的不断求索。”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并探索交响曲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和室内化“交响性”的可能性。11部交响曲中只有《第一交响曲》采用传统的四乐章交响套曲形式,其它各有5部采用单乐章(《第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小交响曲》《第十交响曲》)和三乐章(《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形式。他立足于创新与超越,《第一交响曲》开始对序列技法的“推陈出新”进行探索,《第二交响曲》首次在管弦乐队中引入“锯琴”这种新音源,《第三交响曲》将藏族音乐元素与微复调、音色旋律等现代技法相结合,《第四交响曲》是为中国竹笛与22件弦乐器而作的室内乐性交响曲,《第五交响曲》以中国的大鼓为主奏乐器并将中国民歌贯穿全曲,《第六交响曲》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以录音磁带的形式引入交响曲,《第七交响曲》(天籁、地籁、人籁)是为三组不同的打击乐器而作的一部“打击乐”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是为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的“二人交响曲”,《第几交响曲》是为童声合唱与乐队而作的一部哲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2ee63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