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家庭环境 回归教育本真 摘 要:总而言之,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生活实践等体现家庭本质的要素构成了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这些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孩子,家庭父母,家庭生活,家庭环境,生活 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从根本上说,是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作用。真正重视孩子发展的父母,不必去当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营造自己的家庭小环境,回归家庭教育的本真,方为上策。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和洛克在《家庭》一书中提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家庭“是夫妻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之上的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的共同生活”。 现在的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正是父母作为孩子天然的教育者违背了家庭的本质特征,主动放弃或忽略了家庭中最具优势的教育条件:父母对孩子的人际影响、家庭文化和家风的浸润与传承、家庭生活这个以共同生活为特征的培育社会人的实践场……通俗的表述就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干了许多得不偿失的事。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来源。古人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形象地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化怎样变迁,家庭都是每个人来到世上最先接触的环境,个人生存、家族延续、社会继替、国家维系都以家庭为基础。可以预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注定学校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未来的学校也许没有围墙、没有教室、老师不再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而无论社会怎样变化、虚拟的世界如何发展,人们依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6285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