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制造了无数明媚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标准,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我们大学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征,因此身处大学的我们责无旁贷的成为文明素养的先行者和传播者。 良好的个人的文明素养可以建立自尊、自信、自爱,为社会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如此,增强个人文明素养可以净化社会风气,整体提高社会文明素养水平。良好的文明素养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直接反映,是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明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气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文明来调节社会生活。文明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文明素养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文明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也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方,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法,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少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发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素养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标准,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实践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慨、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文明素养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言语,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人与人相处的根本知识和标准,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标准,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根底道德的水平。这是与文明素养教育的缺少分不开的。因为,文明是一种社会标准,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标准主要包含法律标准和非法律标准两大类别。文明是一种非法律标准,它主要包含道德标准、ZJ标准、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标准具有特别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文明素养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有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素养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标准,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文明标准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文明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根底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表达。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文明素养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文明素养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根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放开。如果人人讲文明,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文明素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标准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到达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进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c9496e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