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最大的庄家-----读陆一<闲不住的手> 新中国证券市场诞生至今,都充斥着这样的说法,股市是零和的,股市是庄家与散户博弈的战场,因此股市中也就充满了恶庄残害中小股民的故事,因此股市中也就泛滥着讲述跟庄技巧的书目。我们有一种认识,散户要赚钱就要在庄家拉升之前买入在庄家出货完毕之前卖出,庄家要赚钱就要在散户的不知不觉中把股价推到高位并诱使散户在高位接盘。这样的认识并不完全但也没有错,在很多时候这个认识都是成立的,但现在,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对股市的认识。 中国的股市自诞生之日起便充满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因为中国股份制企业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知青回城的就业压力,政治色彩十分浓厚,而并非如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证券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中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浓重已是人所共知的了,这种投机性近来在股市上的表现包括创业板上市即受爆炒,新股发行零风险。其实,股市有投机心理是正常的,世界上有很多类似的投机活动,著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以及美国的网络科技泡沫,并非只有中国才有泡沫,但是中国却十分害怕泡沫。1990年上海老八股与深圳老五股上市交易,不到一个月,这些股票的涨幅齐齐过倍,表现出强烈的投机性,可是证券市场这个新鲜事物才产生这么短的时间里,而且在当时股票数量明显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其实上涨是有理由的,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但是此时,政府认为,深圳的股市过于狂热,马上对其进行调控,不给市场自我调节任何机会,限制涨跌停板10%,而后竟有涨幅1%,跌幅5%的政策,明目张胆地鼓励市场下跌,好了,1991年4月22日,深交所出现空前绝后的零成交记录,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如此强烈。 1991年,被政府压抑的股市萎靡不振,这时,政府认为,股市的长期低迷是不合理的,要救市,怎么救,成立政策调控基金,通俗的说就是政府坐庄拉升股价。在调控基金买入低价股之后,政策导向也开始向上,此后,股价便一改颓势顽强上行。自然,事先知悉政府本意的政策调控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炒股的人都知道印花税,按理来说,要鼓励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如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那么印花税率应该是逐渐减少直至取消的,可是中国市场上,印花税却成了政策调控工具与政府敛财的手段。2007年5月29日夜,突然公布的印花税上调条例直接导致了“5.30”暴跌,而2008年的漫漫熊市,政府却通过印花税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显然对政府来说,无论是上涨下跌,不管是牛市熊市,只要有成交量,就有钱赚。 经济是不应该添加太多的政府因素在里面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应该由市场自己调节,市场有自己的看不见的手,相信每个学经济的人都知道的,可是,对内对外都标榜自己是市场经济的中国却在现实中处处有政府的影子,且不说政府对实体经济有着绝对的控制,在应该较为自由的资本市场,政府的调控也无处不在,而市场对于政府只能顺从而无法反抗,安德烈.克斯托拉尼曾说,精心策划的投机也会失败,因为市场本身的逻辑会战胜认为操纵。但对于中国政府的操纵,市场却无法战胜,1996年4月至12月,市场暴涨,大有一路向上不掉头的气魄,这种情况下股市的逻辑必然是向上的,至少在短期之内不会突然掉头,而此时,政府认为,股市是不正常的,不理性的,《人民日报》竟发表特约评论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严厉批评股市的投机行为,并公布100亿元的新股发行筹资计划,10%的涨跌停限制,当日,沪深两市除例行停牌的股票全线跌停,这样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是完全有能力操纵市场的。 政府有能力操纵市场的短期走势的,那么其能否控制长期走势呢,1999年5月19日,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在两年沉寂之后的爆发,称为5.19行情,政府的干预是该行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该行情是政府直接发动的,其次,在行情中有关负责人高调推动市场持续上升,而行情的初步终结直接原因也是政府行为。其实,严格的说来,该行情并不是真正的长期行情,因为从5.19日开始井喷至6月30日证券法实施,时长不过一个多月。那么2006至2007的股改行情可谓一个漫长牛市,上证指数从2006年的最低点1161.91点至2007年最高的6124.04点涨幅达427%,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呢?陆一表示,股改行情与政府的鼓动很有关系,第一,我国股改前后的市场繁荣更多地建立在驱赶更多的资金入场的基础之上;第二,超常规的增加QFII的投资额度,为市场提供足额资金;第三,改变上证指数的权重比例,给市场一个加大波动的支点;第四,股改权证的上市放大了市场的泡沫与风险;第五,更多的资金准入,给市场很大的信心。 《闲不住的手》中,由于出版时间的关系,陆一不可能提到2008年以后的市场,2008年末至2009年第三季度前期,上证指数自1664点上涨至3478点,在实体经济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涨势十分喜人,究其原因,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如欧美发达国家那么大虽是事实,更重要的是,政府给了市场做多的信心,利率调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些都给股票市场一个信号:资金充裕。那么股市上涨几成定局。当然政府对于市场的控制不仅仅在整体上,医药板块,物联网,低碳,世博概念的表现都与经济政策导向息息相关。而最近地产股的暴跌引致的大盘重挫直接原因也是政府对于地产商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我们可以断言,市场的下一个热点或是回调点,导火索也会是某一项利多或者利空的政策。 我不是来批判政府的,也不是一味的推崇自由经济,因为在中共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中我国GDP已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我国俨然已成为世界上影响力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而前期有乐观的专家预测,在不远的将来,20-5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的国家,中共的领导无疑是正确的。至于宏观监管控制,20实际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可谓典范,有时,监管是必要的,因为市场会失灵,而疏于监管的后果,金融危机已在现实中高手于我们。 那么,本文在最后要说的就是,投资决策要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无论散户庄家都不能逆政府行事。政府说要鼓励市场,并伴随着一系列放松银根的举措,大可入市做多。政府对市场的燥热情绪不满了,言辞激烈的说要打压股市,甚至在觉察政府有意向打压时,为保安全,可以卖股出场了。政府对于某个产业有特殊癖好,或者说某个企业的做法深合政府意图,那么该产业,该企业一般会是好的投资对象。政府不支持甚至压迫的行业,显然不值得投资,买它们的股票一般是浪费金钱。 附:1992年5月21日,沪市全面放开股价,饱受限制的股价突然爆发,上证指数从616.99点上升至1266.49点,涨幅达111.75;1992年10月25日,证监会成立,10月26日,上证指数下跌9.43%;1992年12月1日起股票买卖以每100元面额为交易单位,12月2 日上证指数上涨12%;1993年3月1日,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0%;1993年8月15日,发布《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8月16日,上证指数上涨8%;1994年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宣布“四不”,当日上证指数上涨近10%;1994年7月30日,“三大救市政策”导致8月1日上证指数大涨33%;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5月18日,上证指数涨幅高达31%;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示证券市场投机过度,同时实行10%涨跌幅限制,当日,沪深两市股票几乎全部跌停;1997年5月22日,发布严禁国企炒股的规定,当日上证指数跌幅接近9%;1998年7月1日,《证券法》正是实施,上证指数下跌近8%;1998年9月8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准许国有企业等进入二级市场,上证指数上涨7%;2001年,允许境内居民投资B股,于是,从2月19日至5月31日,B股指数上涨近200%;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上证指数几近涨停;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国有股减持,上证指数上涨9.25%;2003年1月14日,9家商业银行成为QFII托管人,当日上证指数大涨6%;2007年5月29日夜,财政部突发消息上调交易印花税税率至3‰,上证指数下跌7%。(以上资料来源:《闲不住的手》---陆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6cad22aaea998fcc220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