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之冰心“再寄小读者”

时间:2022-03-29 02:1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品味之冰心“再寄小读者”(撰稿晏红)





品味经典,赏读人生,欢迎收看品味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们可以穿过历史的帷幕,在1940年的寒冬真切感知满目疮痍的重庆怎样张开胸怀迎接在抗战烽火中辗转漂泊的冰心,在1941年的初春看到歌乐山腰的一座土房如何在松涛云雾中迎来新的主人——正是在这座被冰心命名为“潜庐”的房间里,冰心“抖拂身上的怨尘恨土,深深地呼吸一下兴奋新鲜的朝气”再一次向她终生挚爱的小朋友们敞开心扉,一如既往地用“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笔调展望光明、思念母爱、畅谈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品味冰心当年在歌乐松涛中写下的“再寄小读者”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她不仅以自己近百年的生命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而且以其贯穿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对于生命和祖国的无比热爱。“寄小读者”系列通讯是冰心的文学代表作,不论是早期缠绵惆怅的母爱与乡愁叙说,还是后期明朗乐观的光明与温暖抒发,都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被誉为“20世纪感动中国的作家”



今天真是和你们重新通讯的光明的开始,山头满了阳光,日影从深密的松林中,穿射过来,幻成几根迷镑的光柱。晴光中,一双翠鸟,低贴着潭水飞来,娇婉的叫了几声,又掠入满缀着红豆的天青丛里。岩下远近的青峰,隔着淡淡的云影,稳静的重叠的排立着。嘉陵江,绿锦似的,宛宛的向东牵引。隔江的山城,无数淡白的屋顶,错杂的隐在淡雾里。眼前一切,都显出安静,光明和欢喜。

——《再寄小读者通讯一》19421212

卢沟桥的枪炮声不仅激起华夏儿女的不屈反抗,同时也让一个民族得以在枪炮声中沉潜下来,通过生命的反思,重新铸造民族的精神与灵魂。阳光、松林、翠鸟、青峰、云影、宛宛东流的绿锦似的江水、隐在淡雾里的淡白的屋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是一种生命的内在的“安静、光明和欢喜”。敌机的狂轰滥炸可以将我们的城市炸得满目疮痍,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仍然在一种坚强的信念中获得光明的展望。



这二十年的生命中虽没有什么巨惊大险,极痛狂欢,而在我小小的心灵里,也有过晓晴般的怡悦,暮烟般的怅惘,中宵梵唱般的感悟,清晨鼓角般的奋兴。许多事实,许多心绪,可以告诉给我的最同情的小朋友的,容我在以后的通讯里,慢慢的来陈述。 ——《再寄小读者通讯一》19421212

二十年岁月的流逝并未抹去冰心心中充盈的爱。在经历了二十年的生命历练和战火洗礼后,“晓晴般的怡悦”指向开朗欢悦的对于光明的向往,“暮烟般的怅惘”蕴含对于已然离去十三年的母亲的深深忆念,“中宵梵唱般的感悟”表明如山泉流溅,如小树生长的生命已超越生与死的纠缠,获得生命的圆融,“清晨鼓角般的奋兴”则让我们一同对未来充满憧憬。




昨夜还看见新月,今晨起来,却又是浓阴的天!空山万静,我生起一盆炭火,掩上斋门,在窗前桌上,供上腊梅一枝,名香一炷,清茶一碗,自己扶头默坐,细细的来忆念我的母亲。

——《再寄小读者通讯三》194313

母爱一直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核心母题。早在20年前,冰心在《寄小读者》中就将母爱推向极致:“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在冰心的生命中,无论前世今生,母爱都是她永远的牵挂。然而,此时的冰心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母亲已离她而去,于是她只能在腊梅、名香、清茶中,以默坐忆念的方式追思母亲,于“暮烟般的怅惘”里寄托深深的爱恋。



她不曾进过私塾或学校,而她能欣赏旧文学,接受新思想,她一生没有过多余的财产,而她能急人之急,周老济贫。她在家是个娇生惯养的独女,而嫁后在三四十口的大家庭中,能敬上怜下,得每一个人的敬爱。在家庭布置上,她喜欢整齐精美,而精美中并不显出骄奢。在家人衣着上,她喜欢素淡质朴,而质朴里并不显出寒酸。她对子女婢仆,从没有过疾言厉色,而一家人都翕然的敬重她的言词。她一生在我们中间,真如父亲所说的,“清风入座,明月当头”,这是何等有修养,能包容的伟大的人格呵!

——《再寄小读者通讯三》194313



忆念与追思中,母亲形象非但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反而显得更为

真切——母亲其实早已融入冰心整个的生命。或许此时沉浸在母爱追思中的冰心,对于母爱的表达远远没有二十年前那般缠绵,然而正如她所言:“十三年以来,母亲的音容渐远渐淡,我是如同从最高峰上,缓步下山,但每一驻足回望,只觉得山势愈巍峨,山容愈静穆,我知道我离山愈远,而这座山峰,愈会无限度的增高的。”对冰心而言,母亲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已然铸造成能包容整个世界的伟大人格。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它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它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它享乐着它所遭遇的一切—— „„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它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中,城墙里,只要它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它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它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它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它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再寄小读者通讯四》1944121

早在年轻时候,冰心不仅曾沉浸于基督教上帝之永生世界,也曾陶醉于泰戈尔诗句中“梵”的宁静。但是上帝“牧人”的爱、泰戈尔“梵”的慰籍其实并未让当时的冰心在生命的生死困惑与哀愁中走出迷津。在经历了二十年如春水奔流、如小树生长的生命体验后,生命的“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它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冰心终于走出生与死的困惑,曾经的生命哀愁如今化而为一种不屈的蓬勃力量。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再寄小读者通讯四》1944121

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任何一个人的生命不独属于自己,必然在与宇宙万物的融汇中得到永生。生命的快乐固然可以让我们欢欣,生命的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藉此,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真实,而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则在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存在中“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并吹响“清晨鼓角般的奋兴”——鼓角声中,对于生命的感恩,让我们走出生与死的困惑,向往永恒;而生命共同体意识则让我们生命的每一根神经都与整个宇宙、世界和国家紧紧相连,并努力将一切生命中的云翳化而为“成功后快乐的回忆”

下期继续与您一同,品味经典,赏读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83a506910ef12d2af9e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