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即”与已经完成的“既” “即”与“既”是一对形体、读音都很相近的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区分这两个字很困难。我们不妨尝试从汉字的源头处来找到二者的区别。 “即”字的甲骨文为: 左边为簋(gui3)(簋街,卖麻辣小龙虾那个地方)的象形,是一种圆形食器。右边“卩”读为jié,是一个跪坐的人形,正对着食物要进食。表示吃饭这个动作正在进行或就要进行。词义引申表示走近、靠近,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其中即表示靠近,成语“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等都表示“靠近”的意义。而即席、即兴、即位、即景生情则是进一步引申的结果。后来语法化为副词、连词等。但是,即便是虚化以后的副词、连词,其表示正在进行,和马上就要进行的意义仍然存在,如,即使是假设的事实前提,客观上没有发生。 “既”字的甲骨文: 左边跟上文谈到的“即”的形体相同,是簋的象形。右边“旡”读为jì,象人吃晚饭掉头想走之形。表示吃饭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是一种已然的状态。所以,词义引申为已经、尽了、完毕了的意义,如:既往不咎,表示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责罚。既成事实、既得利益,前者表示已经成为事实,后者表示已经到手的利益。既定表示已经确定等等。 通过追溯甲骨文字形,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两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就餐和餐毕的情景。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人造字时凸显的智慧。在教学中适当传播古人造字的智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c65b56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