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们脚下就是柳湖墩遗址。没有房屋,没有农田,没有标志牌,黄沙漫漫,残砖遍地。谁能想到2000多年前,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极其强大的游牧民族月氏。 民勤柳湖墩遗址 永登出土的沙井文化鹰首 捡到的彩陶片 沙井文化的陶罐(翻拍) 永昌沙井文化类型遗址出土的青铜剑(翻拍) 岁月抹去了他们在历史中的印记,而大地却深藏着他们的一切。 白草连天,黄沙无边,残砖断瓦遍地,这就是民勤柳湖墩遗址。2000多年前,这里是月氏人的家园。月氏人是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月氏人在中亚建立了一个庞大王国贵霜帝国。 月氏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如何生活的?为何会远走中亚呢? 月氏家园 出民勤县城,沿民武公路而行,大约12公里后,就是通往薛百乡的路口。顺公路,过薛百乡乡政府,再走不远是沙井子林场,我们要去的柳湖墩遗址,就在距沙井子林场2.5公里的沙漠中。在民勤县博物馆毛焕俊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大片葡萄园,又越过几座大沙丘,在一处铁丝网圈起的沙地中停住了脚步。 我们脚下就是柳湖墩遗址。没有房屋,没有农田,没有标志牌,黄沙漫漫,残砖遍地。谁能想到2000多年前,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极其强大的游牧民族月氏。走在沙地上,我想,它们下面,或许是一座座的房屋,也可能是一个个毡房。 柳湖墩遗址的发现和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密切相关。1923年、1924年,安特生为寻找仰韶文化与青铜文化间的缺环,在以兰州为中心、半径400公里的范围内做了大量调查。1924年,安特生在民勤柳湖村、沙井子、黄蒿井以及永昌三角城进行调查,并在民勤沙井子发掘了23座墓葬,出土的文物显示这是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安特生将这一发现列为甘肃远古文化的第六期(也是末期),命名为沙井期。后来历史学家向达、考古学家夏鼐等人在民勤调查时,又在这里获得非常丰富的发现。1948年,裴文中教授正式将沙井期命名为沙井文化。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永昌、武威、永登、兰州等地发现了一批相类似的文化遗存,沙井文化才渐渐浮出水面。 沙井文化是中国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年代上限距今3000年,下限距今2500年,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毛焕俊说。 创造了沙井文化的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翻开史书,人们发现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生活着乌孙和月氏两个游牧民族。他们都生活在敦煌祁连间。这样说来,沙井人应该是乌孙和月氏人中的一个了,但究竟是哪一个呢? 沙井文化的创造者应该是月氏人。这就要从月氏人的统治范围说起,战国末期到秦时,月氏人的力量异常强大,他们击溃了同样游牧在敦煌祁连之间的乌孙人,迫使乌孙人亡走匈奴。又击败了匈奴,迫使匈奴称臣纳贡,匈奴单于甚至把儿子冒顿送到了月氏为人质。 月氏人建立了一个东至兰州黄河边,西至新疆天山南北的庞大部落联盟,所以人们在永登、兰州黄河南岸发现了沙井文化的遗存。而乌孙一直生活在敦煌祁连间,也没有击败过匈奴的记载,所占地域也没有月氏人广大。显然,沙井文化遗存为月氏人所遗留的可能更大一些。 重重迷雾 我们在沙丘之间跋涉,试图寻找当年月氏人留下的点点滴滴。可惜直到我们返回时,也没有找到月氏人留下的任何东西。快上车了,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弯腰在地上找了一阵,终于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红柳丛里,找到了一块火柴盒大小的夹砂彩陶片。 陶片呈暗红色,沙子已磨光了它的边缘,断口上一粒粒白色砂砾清晰可见。对这个意外发现,毛焕俊连声说我们很幸运。原来,这里是个风口,风吹流沙走,黄沙已经掩盖了当年的一切,很少有人能在这里捡到夹砂彩陶片了。 我不知道月氏人的起源和种族是否就像彩陶片一样,总是被重重黄沙所掩埋而显得迷雾重重。有人认为,他们是白种人,也有人认为他们是黄种人。而关于月氏人的族属,说法就更多了,有人说他们是羌人的一个,也有人说,他们是戎人,还有人说他们是塞人、突厥人、匈奴人等等。 这个建立庞大部落联盟的民族,究竟从何而来?他们真的是白种人吗?人们曾对沙井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过检测,发现人骨和蒙古种北亚类型接近,而不见高加索人人种的人骨。这说明,他们似乎是一个从蒙古高原南下的游牧民族。难怪司马迁说,月氏人的习俗和匈奴相差不多。 人们作出这样一种推测,一个游牧的草原民族杀进了河西走廊,原先生活在这里的羌人等民族四散而逃,这个控制了河西走廊的民族,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月氏人。他们的生活习俗上自然就带上了羌人的影子。匈奴击破月氏后,月氏人主力西撤,散落河西走廊的月氏残部或进入祁连山中,或翻越祁连山进入湟水流域,和当地的羌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人们把月氏人视为羌人。 在遥远的古代,民族之间的融合异常的复杂,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皮毛而已。 称雄中亚 当年,安特生的发掘现场早已被流沙掩埋了。安特生发掘出的东西也自然被他带走了,有幸到瑞典的朋友或许能在瑞典的东方博物馆中看到沙井彩陶。 站在沙丘上,我们的视线落在了沙土中的半块汉砖上。汉代的东西为何会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遗址上呢?这要从匈奴王子冒顿说起,冒顿先在月氏为质,后来逃出月氏,返回匈奴,费劲心机当上了匈奴单于。冒顿深知月氏虚实,大约在公元前176年,冒顿率匈奴大军突袭月氏。遭到突袭的月氏人只好沿古老的丝绸之路向西逃亡。他们经天山北麓,西迁到达伊犁河流域立足,史称大月氏(留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为小月氏)。后来他们又被乌孙和匈奴联军击败,月氏人和塞人继续西迁到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公元一世纪,月氏人联合塞人建立了著名的贵霜帝国,统治中亚达四五百年之久。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月氏人,意图和他们联合夹击匈奴,只不过此时的月氏人已无意东返了。唐时,以经商而闻名的粟特胡人就是月氏人余脉。匈奴占据河西走廊不久,汉匈大战展开,霍去病击破游牧在石羊河流域的休屠王,月氏人的故地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了。我们看到的汉砖就由此而来。 月氏人处在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替之际,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人们在沙井文化的诸多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铜器、铁器,其中有很大的铁犁头,有锋利的青铜剑,还发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c3ca1e49649b6649d7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