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时间:2022-12-28 18:4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作者:唐红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



唐红波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高校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只有凝聚共识,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开展应用型科研,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同时提升办学实力。

关键词:亲近产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0-02

作者简介:唐红波(1982-),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厦门理工学院校办秘书,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媒介传播。

19世纪以来,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及其成功经验成为世界各地高校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我国,尽管许多高校决策层认识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共生关系,但从实施层面来看,高校服务社会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诸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程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政产学研沟通不畅、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1]厦门理工学院始终将亲近产业,服务地方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对内凝聚共识,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首先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把“以生为本,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对内凝聚共识,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对接产业优化结构布局,提高育人质量

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2]厦门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美丽厦门”等战略规划,通过优化结构布局,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来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

学校紧盯厦门“5+3+10”现代产业体系中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符合厦门城市发展定位、对闽西南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实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调适的作用。[3]厦门理工学院学校现有52个本科专业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重点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整合学校现有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形成了光电与通信、机械与汽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10余个专业群。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实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

二、融进产业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1.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促进全方位校地互动。学校在厦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服务厦门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3)》和《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推进与厦门市及6个行政区深入合作;呼应厦门市推进“山海一体、江海连城”大海湾城市战略,制定开展“科技服务八闽行”行动,深入厦漳泉龙四地的产业部门、工业园区开展调研,为各类企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与厦门市共建国家级“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和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基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名高级工程师和3.5万名研发人员举办创新方法培训;与厦门市各区分别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政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区校携手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按照市政府要求主办“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民办公助”模式“入主”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控股单位;以“托管”模式管理附属中专———厦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同时,积极发挥高校在创造与传播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主流文化优势,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营养,形成辐射影响。[4]学校制定并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方案”,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鼓浪屿“申遗”、城市景观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推进学校与社区共建共育共享。打造“厦门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师生自我服务、管理、监督的自治机制。把文明学校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学校”。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探索警、地、校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机制。

2.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合作落实校产对接。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先后与30多所境外优质高校和国内外200余家企业共建“亲产业国际化办学发展联盟”;已经建成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省市重点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厦组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20余个;与地科技部门联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项目发布会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一般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协同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与政府、企业联合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携手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与ABB、宸鸿科技、冠捷集团、厦航等海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领域涉及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基地共建等,与林德叉车、金龙客车等省内汽车(车辆)制造骨干企业,联合开展客车整车设计与安全性研究,研制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与大金龙联手打造新型轻量化全承载节能环保安全客车;依托ABB等跨国电力巨头,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主导产品领域开展设备研发和检测,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与宸鸿、联电、开发晶等龙头企业在光电系统集成、电子封装、平板显示器、光电信息材料、LED照明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研发等。

4.延伸产业线,深化对台教育合作。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闽台合作,有利于促进闽台优势产业及人才对接,厦门理工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开展本科“分段对接”和“校校企”教育合作项目的高校之一,已有16个专业与台湾高校开展


“3+1”的联合培养;与冠捷科技、中华大学联合开展“校校企”合作“4+0”办学模式试点。为承接台湾电子信息、金属机械工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学校与台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铭传大学等5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与宸鸿、台达、晶元光电、南侨集团、资策会等30余家知名台资企业和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自贸区及厦门产业,联办数字创意学院、海峡商贸学院等二级学院;开展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优先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理赔公估(国内首个)、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烘焙)、金融工程等闽台合作专业;联合研制电动导览车“金厦1号”、海岸沙滩垃圾处理车;联合筹建两岸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两岸大学生技能大赛、学术交流周等系列活动。

三、搭建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做好服务保障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地方高层互动,建立双方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机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直接领导并分管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产学研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三是搭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优化校内产学研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支撑和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吸引和培养杰出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厦门理工学院借助移动终端,建设科研云平台网络,形成与企业项目快速对接的科研体系。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坚持应用型科研为主,健全以服务需求和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建设若干个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以项目聘用制、项目合同制、教师“合聘”等方式,推进校内、校外多方协同。健全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建立以绩效考核和发展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和投入机制。通过加大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倾斜,机制体制创新,培育“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

总的来看,地方高校要发挥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益于由地方政府主导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通过政策引导、组织保障、项目支撑等方式深化合作。同时,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将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才能真正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鹏飞.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23.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问美琴.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2013,(12.

[4]郭孝锋,吴志功.论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的战略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5]陈晓阳,姜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385c80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