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艰难之旅——解析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的短篇小说《约会》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艰难之旅——解析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的短篇小说《约会》 作者:孙方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 孙方莉 (徐州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奥茨的短篇小说《约会》以有妇之夫约翰与安妮的约会为题材,刻画出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困惑。本文旨在剖析小说中婚姻内外两位女性的生存状况,反映父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意识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女性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关键词:奥茨;《约会》;自我意识;觉醒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102-02 一、引言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在整体上构成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生动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中下层阶级和劳动阶层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其笔下对当代美国社会暴力问题的真实描写,刻画了女性所受到的传统社会意识施加给她们的肉体暴力与精神暴力。这些暴力造成女性的悲苦人生。她们不甘心自己的生存状况,追寻自我独立,这种艰难的寻求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奥茨的短篇小说《约会》以有妇之夫莱丁格?约翰为中心,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他与安妮的约会过程,再现美国中产阶级情感生活,反映了当代美国人婚姻内外的精神困惑、情感压抑的身心疲惫和女性在男权束缚下的生存困境。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男权社会下传统社会意识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以及女性在男权思想渗透每个角落的二元对立社会苦苦找寻自我意识的艰难之旅。 二、在困境中挣扎 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条件下成了被压抑的对象,社会没有为女性留下太多的生存空间,女性注定只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奥茨短篇小说《约会》中的莱丁格太太是传统性别角色束缚下的女性,她的名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小说中,而是出现在丈夫约翰的意识流回忆里,充分显示她在生活中对丈夫的依附地位。在约翰眼里,莱丁格太太平素说起话来总是心不在焉,还净唠叨些他不大爱听的陈词滥调,常常对他横眉竖眼,挑起事端,并且做出对他不屑一顾的神态。作为妻子,她心里也明白,两人似乎总是说些老生常谈的淡事儿,他们的婚姻其实已经名存实亡。约翰虽然一再声称自己“爱这个家”,但是他与妻子早已貌合神离,几年前出差到亚特兰大还差点和一个金发女郎勾搭上。他背着妻子多次与安妮约会,还竟然趁妻子出门带安妮到家里来,他的行为违背了他对婚姻的忠诚。奥茨运用意识流创技巧,打破了现实的时空顺序,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真实。奥茨将文字的张力拉到了极致,道出了普通人心里不普通的情感。她把男性的精神困惑与女性压抑在心头的惶恐与不安诉诸笔端,让人痛楚的内心深处,埋藏着真实而无奈、执拗而柔弱的人性内核。《约会》折射出了美国女性的生存状况。莱丁格太太在看似完美的婚姻中得不到精神的满足,处于长期的精神受虐状态。男权社会的塑造已经那么深刻地影响到她的人生,她的抗争也只是出现在丈夫约翰的梦幻世界里:“你把她带到我的床上,弄脏了我们的床,这对我是个侮辱——是想逼我去死。”然而约翰对太太表现出的激愤只是哈哈大笑,在约翰头脑中混合交织的幻景变成了一只大苍蝇,象征约翰背叛婚姻行为的肮脏。以男性为主宰的二元社会没有赋予女性太多的话语权,莱丁格太太安守着貌似平静的日常婚姻。约翰代表着男权社会传统势力施加给莱丁格太太的一把枷锁,无形中让她饱受着婚姻带给她的精神压迫。莱丁格太太在茫然中挑战命运,虽然步履维艰,但她的形象却已不同于男权社会下普通女性,她开始向命运发出抗争的呼声。这是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宣泄与爆发,代表女性意识的觉醒。可以看到,欧茨所塑造的莱丁格太太形象并非那种完全以丈夫生活目标为中心的平庸女人,她让女性看到了希望,女性开始在抗争命运与冲破传统意识束缚的不懈努力中走向自我觉醒的艰难之旅。 小说《约会》以有妇之夫约翰与安妮的约会为题材,刻画约翰与安妮约会前后的心理过程。安妮是小说中的“第三者”,正是因为她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才使她的“第三者”形象引人同情。与莱丁格太太不同,安妮展现出她敢于打破世俗习惯传统、不受束缚,追求自由个性的一面。然而,男性往往是主宰,女性若缺乏对自身命运和生存境况的自觉意识,难免会陷入依附于男性的尴尬境地。安妮性格开朗,个性豪爽,人到中年的有妇之夫约翰被她的顽皮性格和那一股粗野劲儿所吸引。尽管约翰想念安妮辗转难眠,但是对待安妮并非如他本人所认为的那么真诚,也没有像安妮对他那么诚实、坦率。婚姻生活的平淡如水使他盼望着与安妮秘密约会,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安妮敢爱敢恨,起初在跟有妇之夫约翰约会的时候,她有意回避谈及约翰的妻子和孩子,因为她只为自己而活,生活散乱而随意的安妮真诚而坦率地与约翰交往。而约翰的内心却清楚地知道:男人一旦让女人牵着鼻子走,那就得永远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虽然约翰发誓自打爱上安妮以后,就没有再爱过其他姑娘。安妮在他的心目中也只不过是排遣空虚寂寞的玩偶。面对平淡的婚姻,安妮满足了他的欲望。《约会》中奥茨塑造的“第三者”安妮并没有依靠男人生活的思想,在约翰面前她承认她是可以向他乞求开恩的,但她不想那样做,不想因为钱在他面前低声下气。在二元对立的父权社会,父权文化利用金钱对女性进行奴役和支配,一切都是金钱在操纵。约翰作为有产阶层一员,面对安妮,他感到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根本没有给予她平等的对待。看到安妮身着名贵大衣,便会盘问她大衣是谁给买的;在家里与安妮幽会时,梦境与幻觉之后,他会想到想到安妮是不是偷了东西跑了?在约翰的潜意识里,安妮这个“第三者”和男人幽会,出卖色相恰恰是因为缺少金钱。在男权意识渗透每个角落的二元社会,男性是主宰,女性遭受歧视和奴役。尽管约翰本人是有妇之夫,与安妮约会仅仅是满足平淡婚姻外的情欲,他会盘问安妮与之交往的男人,只要回到安妮身边,他就会要求她不要与别的男人眉来眼去,充分显示出约翰对安妮的占有欲。安妮对于约翰干涉她与其他男人交往的事置若罔闻,在约翰面前不卑不亢,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的尊严。 三、在艰难中前行 在奥茨的《约会》中,既有父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迫害,也有由于女性自身的弱点造成女性最终的悲剧命运。莱丁格太太面对丈夫对婚姻的不忠,一再隐忍,旨在维系一个完整的家,她对家庭的付出换来的只是丈夫的背叛。而安妮面对情人约翰的猜忌与蔑视,意识到自己只不过被情人约翰充当玩偶,与约翰断绝联系,安妮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她做出就连约翰也不明白的决定。然而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正如莎士比亚在几个世纪前写到,“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安妮禁不住约翰的苦苦追寻和甜言蜜语,在失去联系数月后,两人再度约会,安妮重又意识到约翰只不过是要占有她,失望中捡起自尊,对约翰说:“我不想再看见你了。”约翰对安妮说出:“可是我爱你!我爱你啊!”其实他说这话时自己也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他真的爱她吗?他不知道。女性并非天生的弱者,只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认同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种种规范和约束,”没有给予女性更多的生存空间。文中安妮与约翰的最后一次约会发生在这之后数月初夏的一天,感性与脆弱促使安妮赴约,当再一次意识约翰只把她当成依附自己的玩物,安妮彻底悔悟了,但她选择了自我损毁的极端行为,安妮把她所有的屈辱化成一句“我恨你!” 身为女性作家,奥茨深切体验到男权意识渗透社会各个角落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伤害。 奥茨通过小说向女性发出内心呐喊,希望看到女性对自己作为女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的悲剧命运并不仅仅体现在她们是男权意识的承受者,同样她们在男权社会的生存条件下也把这种生存法则转嫁给其他女性,向同样无辜的同类施以无形的或有形的精神压迫。在约翰眼里,安妮总爱抹去别的女人甜蜜而痛苦的回忆,这是属于她的权利。正是约翰与安妮的约会伤害了另外一个无辜女性---莱丁格太太。安妮大胆摆脱世俗,追求个性自由。但当意识到约翰带她去的是他自己的家时,她也许意识到自己对放荡不羁的约翰的妻子造成的伤害,精神的折磨使她陷入恐慌。她喋喋不休,约翰进入梦幻状态。梦幻中,他听到妈妈的责备和妻子的抗争。奥茨笔下的这出约会使安妮和莱丁格太太两名女性深陷精神压抑。面对安妮的质问,约翰自己“也不清楚为何将安妮带到了他自己家里来”。当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只不过被这个有妇之夫当成欲望的宣泄,同时自己的行为也破坏了另一女性的婚姻生活,强烈的精神折磨和负罪感使安妮选择了在洗澡间割脉自杀。安妮的极端行为让约翰恐慌与不安,约翰并非担心情人的安危而是害怕事情的结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使安妮选择自我损毁,这种悔悟与觉醒付出的是太沉重的代价。女性在男权意识主宰的二元社会注定只是牺牲品,安妮选择自杀本身是觉醒,也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无奈与屈从。 四、结语 小说中无论是安妮还是莱丁格太太所代表的女性形象,虽然在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觉醒意识和自主表现,但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使她们在精神重压下摆脱不了个人的悲剧人生。奥茨曾经说过她想要赋予普通人以无限的生命,对人的兴趣是她无休止创作的动机,她需要为她们呐喊。她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在一个粗野的男性的世界里女性必须经受的一切”,《约会》反映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尴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艰难中前行。奥茨相信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不会是女性的屈从,觉醒的个体会勇敢地在尴尬的生存夹缝中面对这个花花世界。 参考文献: 〔1〕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约会[J].译林,2009,(2). 〔2〕杨建玫.困惑·悔悟·批判—评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约会》[J].译林,2009,(2). 〔3〕单雪梅.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 〔4〕罗婷.现代美国妇女的困境与自救[J].外国文学研究,1994,(1). 〔5〕朱虹.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编者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2.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e94469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