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人做事智慧

时间:2022-05-06 14:26: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人做事智慧



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内容——文化,人民群众是其主要缔造者、推动力量。正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灵感,进行总结,才产生文化作品。一切伟大的文化作品无不是时代的产物,无不出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远至《诗经》,近至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优秀作品,莫不如此。

文化源于人民。传统文化也就在我们身边。虽然中国近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头变幻大王旗。新中国建立以来也有种种曲折的道路,誓将日月换新天。然五千年传统文化,实扎根于中国民众心中,行为中,社会习俗中,非由历史波折所能去除。钱穆说“中国传统思想乃蕴藏于广大群众之行为中,蕴藏于往古相沿之历史传统及社会习俗中。”诚如所是。乃至百姓“日用而不察。”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个体,作为现代人,我们如何以自身去践行、继承和发扬呢?

一、完善自己,做一个充满正能量之人。

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可践行传统美德,臻于至善。钱穆说“五千年传统文化,亦可谓即在我们当前之日常口语中,甚深而极浅,甚古而极新,活泼泼地呈现。从当前新处去悟,却仍在旧处生根。”子曰“道不远人”。在孟子看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又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晋竺道生主张人皆有佛性,人皆可成佛。孔孟之言,言孝悌忠信、仁义礼智、廉耻等等美德之为人人具备,人人具此性,人人涵此德。佛家之“佛”也即理想人格、境界。皆言普罗大众可身体力行,修身养性,正德厚生,止于至善。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止于至善呢?《中庸》记,“天命之谓性”,人性禀赋于天;“率性之谓道”,率循此性而行即是道。要“率性”,需要践形、尽心、尽性。钱穆说“人之一身,具一形,必具一性。人能将此天所赋予之性,一一实践,而尽量发展出它的最高可能性来,此即是践形,也即是尽性了”人之目能视,耳能听,心能爱,脑能思维,身体能运动,这些能力都需探索、挖掘,发挥至最高水平,发挥出其潜能,也即是践形。这种发挥、充实自己,谓之美。“充实之谓美”。这样,才算尽心、尽性,尽天所赋予之性。否则,算是辜负了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上天赋予我们的天性。“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自身充满美并且能发出光辉,影响别人,带动别人,这叫作大;大再进一步,不但影响周围人,还能使天下人感化,这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神、圣是中国人格、道德的最高境界。至此,可以称之为圣人、神人、神圣。道家称之为真人,佛家称之为佛。

于我们现代人,充实完善自己,发挥自身的潜能,凡事尽心尽性,人人能做到。爱自己的身体,健身,焕发生命的活力,保持健康的身心;读书,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境界;“本诸身”,实践,躬行体验,切问近思,从行为中去完善品质、德性,培养能力。自己完善了,有爱心,有德性,爱才会从自身内心满溢出来,才会有“光辉”,才会感化、影响身边的人。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想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不妨先从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相信自己开始。自己先做一个积极,充满爱心、正能量的人,带动影响感化周围的人。胡适有句名言,“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此处同理,完善自己才能感化别人;相信自己、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别人;自己快乐,才能让周围的人受感染而快乐。只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时代文化充实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然后还溢出去、散发出去、感化周边之人,做到尽心尽


性,也才是达到“大”、“圣”、“神”。 二、知行合一,做一个积极进取之人。

顾准说,中国思想只有道德训条,没有逻辑学,哲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成不了“主义”,只是传统的因袭。钱穆也认为,中国社会不易产生如西方般的思想家。一些传诵古今的话,只像是格言,零零碎碎,各不相顾,只是些经验谈。但钱穆同时认为这是中国人把行为实证与语言思想融合成一片,把思想与行为交融互化,一以贯之,不让思想一条线单独向前之妥当稳健处,乃中国思想一大特点。明王阳明则把这一特点用一句话来表示,即“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国古代众多重视“行”之思想言论。《尚书》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王充提出“学贵能用”“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朱熹言“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始于学,落于行。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明确指出研究学问必须着眼于现实社会,为现实社会服务,提出“经术所以经世”“知行相资以为用”,“即知即行,不行仍是未知”等等思想。所以说,知行合一,“殆为真得中国传统思想之精义”(钱穆语)于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学习各种思想、技术,又要践之于行,经世致用。

人生,在中国古代更多以“命”来出现。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命”有两意:一是“命在我”,我可以主动去做的;二是“命在外”,我之不可控因素。分别相对应于主观、客观两因素。在我者在己,在内;在外者在天。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同时知道“命”的两方面,才是真正的“知”。同时,应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循其所知而行向于不可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持进取之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儒家入世,倡导“修齐治平”,投身社会,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曰“君子不器。”一个有才华的人应该多才多艺,掌握多种技能,不能太单一了。《中庸》则说的更明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所以,孔子自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古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戏无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韦编三绝、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莫不说明要勤奋、下功夫,“吃得苦上苦,方得甜中甜”当下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唯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方能应对,进而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抵制诱惑,做一个内心平静自由之人。

商业社会、消费经济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欲望,求新求变,以不变为保守、落后甚至无能的表现。如果因此而心态浮躁,欲念丛生,四面出击,却非真正的知行合一,积极进取。身处大千世界,面对各种诱惑,我们要有一份定力,做一个内心平静自由之人。

中国文化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其伦理色彩,教人做一好人、完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钱穆言,“中国古人之自由,是从人群中退隐一旁,向自己内心求。各人之自由,即各人内在之心性,心性之修养。失去其内在,则一切外在当无意义价值可言”。重视内心之自由心性。《中庸》有言,“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素夷狄行乎夷狄。君子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君子在社会现实中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贫贱、富贵、患难,甚至与夷狄人相处,无论受到何种诱惑,“都能适应,每一境必有一处置,处置当,即可有得。得之由己,亦得于己,故谓自得。”故言“人各可自由自得,非他人与环境之可限。”也即真正的君子能够不受环境之影响,并且在各种环境都能自由自得,内心平静、操守有度,逍遥自在。心平,则自心安,则安静,安宁,安详,安之若素。素即日常生活,无其他勾搭牵挂。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


节。平素亦称平常,能有常,便可安。变则心不安,故须能处变如常。故君子能素富贵行富贵等,素位而行。现代之自由,则为向外求,求表达、求参与、求个性,内心却常常陷入孤独、抑郁之中,这与传统文化之求个体内心之自由大相径庭。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的是对遁隐山林,自由自在的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农社会的标志之一也就是自给自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此相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自由人的标志就是拥有大量的闲暇,能够极好的利用闲暇。暇实际是一种自由。可以自己掌控时间和精力,可以专心致志,可以精益求精。有闲暇的时间,就可以去思考生命中的“无用的”、“形而上”的问题,就可以思考人生,思考价值,去欣赏艺术、电影,去阅读,去做自己的兴趣,以求得精神和灵魂的休息、触动和发扬。

虽然我们在现实中为工作所牵绊,为生活所奔波,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中,给自己留一点空间,给心灵留一片净土,可以平静,可以沉思,可以栖息。如此甚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603cebde80d4d8d05a4f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