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21-10-12 15:47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它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有什么区别?本人围绕这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现结合案例来谈一谈。 一、案例 课题:古诗词鉴赏复习课 年级:高三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和答题模式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先请同学回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点,教师板书。然后下发两首古诗,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四小组,要求两个大组各自研究一首诗,先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弄懂诗歌,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纲要求各小组设置2—3道题目,并附有答案及详细的评分标准。接着研究同一首诗歌的两个小组进行竞答,甲小组提出问题,乙小组回答,甲小组评判并打分;乙小组提出问题,甲小组回答,乙小组评判并打分。这样进行两三个回合,评出最佳设题小组、最佳答题小组、最佳答题能手、最差答题小组。对最佳的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一句名言,一幅画,一个本子等;最差的要惩罚,惩罚可以是诵读一首诗,或在鸡蛋壳上画一个笑脸,或在树叶上抄一首诗等。最后教师总结,对两首诗作一简短的分析,对古诗词鉴赏的要领进行重申,对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一点评。 二、分析 这堂课有下列几个特点: 1.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常常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运行的是一种师对生的单向传输,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给,学生收。教多少,学多少,不教则不学。即使以学生为主体,也是以教师为主导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只有传授和被动接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消磨,甚至被扼杀。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与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像这一课,教师完全处于次要地位,整个课堂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积极性、主动性高了,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获取知识的技能就能得到加强,也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定要舍得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就是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和资料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合作”就是通过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从而解决自主学习、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就是对学习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这一课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这一点也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明显不同的地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即使采用讨论式,也是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的所谓标准答案上去引导,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新课程理论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精神,这对学生的将来和国家的未来都是有深远影响的。 3.把竞争的模式引进课堂,激活了课堂。《心理学新论》一书告诉我们:“所谓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进某种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刺激,对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激发动机,发挥潜力;增强自我意识;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当我们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之时,学生为了弄清楚问题,必然要充分地挖掘自己所蕴藏着的潜能,丢弃陈旧、落后又俗套的解答,追求新型、独到的见解,由此,就得打破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势,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的极富创造性的解答。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跨时代人才。像这一堂课,两个小组的竞答,最后的奖罚都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之中,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内容一定记得非常牢固。而相比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就像一汪死水,波澜不惊,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满头是汗、青筋直暴,而学生在底下思接千里、神游天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离开教师就不会学习,又何谈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课堂搞活,这既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改革如一股东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我们相信,也有理由坚信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6c1507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