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戍边唐朝边塞诗

时间:2022-12-28 15: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慷慨戍边——唐朝边塞诗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和难点 课程类型与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一、边塞诗的产生背景

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以创作边塞诗而知名的诗歌派别,以高适、岑参为代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王翰等人。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光以及边地生活,歌颂捍卫祖国疆土充满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怕艰苦的乐观精神,也反映了军中的矛盾和征夫思妇的饿怨恨,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盛唐出现边塞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唐玄宗后期后“吞灭四夷之志”加上辽阔的边域,使民族矛盾经常产生,边塞问题倍受关注,也自然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其次,统治者推行征戍作为士人进身仕途的政策,文人也想沙场报国,形成一股从军热,从而将出塞当作诗歌的重要题材。再次,汉乐府中已经出现了边塞诗,能够被唐人提供借鉴。

二、高适——苍凉悲壮 (一)作者

高适,少年时贫困,壮年时在梁宋一带过了10几年的贫困流浪生活,50后先后担任封丘县的县令、幕府书记。潼关失守后,见到了唐玄宗,借此陈述军事,得到赏识,连续升迁,最后担任散骑常侍,死在长安。

他有过两次出塞的经历,对广大守边的将士生活有深入了解,多以冷峻的笔反映边塞生活,表现建功立业的志向,揭露军中矛盾。有《高常侍集》十卷。



了解唐朝边塞诗的产生背景、代表作家以及代表作品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理论课,讲授 2


(二)诗歌内容

第一、反映他个人早期的坎坷遭遇。

白壁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别韦参军》 梁王昔全胜,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

陈迹惟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宋中十首》 第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旁沿巨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

麋鹿奔行舟。嫁穑随波谰 ,西成不可求。——《东平路中遇大水》 第三、边塞诗 大约有二十多首,主要反映征人思妇的情感。 (三)名篇赏析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庭飘那可度,绝域苍黄何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歌以高度的概括力表现了广阔的边塞征战生活。全诗气势畅达,气氛悲壮,主题含蓄深刻。同时,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作者描写了士兵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主题。 三、岑参——雄奇瑰丽 (一)作者

现存诗歌有403首。他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中落,自幼饱读诗书,20岁到长安献书求仕,30岁中进士,授予曹参军,最后官到刺史。他一生出塞多次。他写边地善于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部边疆的奇异景色。 (二)名篇赏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f322f5f61fb7360b4c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