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开展的一个顶峰。在他一生八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爱国激情始终不衰,是表达在他那近万首诗歌中的主线。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不管是早年的渴望恢复中原,积极支持张浚北伐;中年的参军南郑,在军事前线谋划进取之策;还是后期的调任闲职、长期赋闲家居,他始终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以至在垂暮之年还出山从政,支持韩侂胄所主持的开禧北伐,在其绝笔诗《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切盼“王师北定中原日〞。他对祖国命运的无限关心,对祖国的土地、人民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始终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渴望抗金、恢复中原,渴望自己有时机去赢得胜利,以身报国的满腔激情,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动力,支持着他一辈子“位卑未敢忘忧国〞,并使他对抗金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雄浑磅礴,气壮山河。在他的诗中,或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或歌颂抗金战斗的胜利,或沉痛地表达沦陷区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以及对他们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或斥责主和派大臣出卖祖国土地的可耻行径,或控诉投降派排斥抗战将领、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自己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无比悲愤,无人跳动着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无不洋溢着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诚挚之情。他的诗歌不愧是感人肺腑的爱国诗,他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变得颇为振作。但随着南宋小朝廷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倾向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有诗说:“尔来士气日靡靡,文章光焰伏不起。〞 (《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陆游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公《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承当起振作诗风的历史使命,并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戴曾登门受教,刘那么为私淑弟子,他们在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上都受到陆游的深刻启迪。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林景熙在宋亡之后作《书陆放翁诗卷后》,对陆游继承杜甫的传统给予高度评价:“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并沉痛地追悼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陆游的爱国诗歌在后代也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陆诗往往成为鼓舞人民对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305984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