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研究 作者:肖艳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2期 摘 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秦皇岛为例,阐述城市历史文脉,形成海洋文化认同。探索海洋意识培养基本途径,为城市建设增添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海洋思想;海洋意识;文化认同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秦皇岛开埠1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的时代命题。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为现代海洋开发、海上力量建设与环境保护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对于培育大学生海洋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海洋活动,新航线的开辟与海上争霸,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与海上新航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海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性和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规律,阐述了海军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 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分别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性文件。日本于1970年掀起海洋开发热潮,21世纪,日本将海洋环境保护列为国家战略,开展了全民性的海洋环境教育,从立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方面进行。《海洋基本法》在其法律条文中“直接阐释了如何增进国民对海洋理解的原则与方针”。 (二)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现状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各沿海省市出台了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京津冀三地的全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举办了宣传系列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着眼点 (一)培养海洋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行合一,培养海洋文化认同。秦皇岛海洋文化是中华海洋文化智慧的一部分,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秦皇岛由孤竹国管辖千年之久,有着两千多年的海文化积淀,留有大量与海有关的古代建筑遗址和咏海诗词。了解海洋城市历史文脉,引导大学生认同海洋文化,从而产生对其深厚内涵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二)培养新时代海洋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新时代海洋精神是海洋强国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的不懈追求。在改革开放的40年期间,秦皇岛正在向充满魅力生机勃勃的滨海城市发展,引导大学生认识秦皇岛从古至今形成的完整的城市海文化脉络,丰富海洋实践活动,培养新时代海洋精神。 四、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海洋意识培养进课堂 通过开设专门的大学生海洋意识课程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课堂实践需要理论做支撑,需要构建完善的海洋意识培养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海洋的历史,包括辉煌的航海史和近代的海战屈辱史,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了解海洋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和城市发展历史文脉。 (二)海洋意识培养进校园 依托“中国航海日”和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通过举办各层次海洋主题特色活动和海洋论坛,增进学生对渤海湾城市历史文脉的认识,能够对秦皇岛重大海文化及其影响有一定了解,保持主题特色活动的连续性。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活动,结合秦皇岛高校实际情况开展。 (三)海洋意识培养进媒体 建立海洋专题网站,开展海洋知识宣传工作,海洋知識,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传播,构建良好网络舆论氛围。除了互联网海洋网站建设之外,加强新媒体海洋专题建设,从多个方面介绍城市历史和海洋科学,引导大学生关注海洋热点问题,培养大学生海洋科技和生态意识,构建良好校园和社会海洋文化氛围。 总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研究与实践中,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为指导,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实践观,发挥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拓展大学生视野,坚定海洋强国强市的信念,推进城市文明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俏.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6:28. [3]宋宁而,姜春洁.日本海洋环境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教学研究.2011(04):10. [4]王保民.中国海洋文化:河北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23-2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71945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