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分析及背景介绍 《倔强的小红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七册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陈赓将军的照顾而牺牲的事。说明了长征途中环境条件的恶劣和艰苦,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一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深情”表明陈赓同志讲这件事时仍旧耿耿于怀,对所要讲到的人十分怀念。以倒叙的方式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骑上马先走了,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10自然段)讲陈赓想帮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在小红军一推再推的情况下只好自己朝前走去。第二层(第11—15自然段)讲陈赓仍不放心,再回来找时小红军已经昏倒,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14eb1e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