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中同行评议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同行评议是利用专家群体对科技活动进行评判管理的一种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它经历了各种非议,评议制度的细节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的学术评议起步较晚,学术期刊评议主要采用盲评形式,尽管盲评具有更好的公平性,但是身份保密性也引起了诸如评审意见存疑、评审流程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同行评议做了大致介绍,从投稿人、期刊编委、评审人三个角度阐述了学术期刊评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出详细分析给出了若干建议,对盲审评议的流程提出一定的开放措施和交流渠道,以缓解评议过程中的问题状况。 [关键词]同行评议;盲评机制;专家审稿;规范措施 一、引言 作为学术科研界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同行评议不仅保证了各项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被广泛用于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等方方面面,甚至有的科研机构或者学术院所将其作为唯一的学术评价方式[1]。在我国的科学体系中,资源的分配很大程度依赖学术成果和学术地位,从各类基金项目、课题评审,到学位职称的评定、论文发表等,都是根据学术成果进行评判,而评判的具体过程中,同行评议是最普遍也是最被认可接受的评价方式。 同行评议作为如此重要的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按理应当具有绝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但是其本身具备的社会学色彩[2],导致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中,还未完善的学术评议制度就遭到打击,人情关系、礼尚往来等问题日益突出[3]。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针对学术评价规范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同行评议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具体意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现状,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本文主要以期刊投稿为例,从投稿人、评审专家、期刊编委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一些难点问题,并提出几条建设性的建议。 二、同行评议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2.1 同行评议的优点 同行评议能够有效的完成学术成果鉴定评价工作[4]。学术研究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一样,尤其是在各个学科的前沿领域,研究方向的小小差异就很难进行科学的评议。所以同行评议的方式能够发挥评议专家的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凭借他们在该领域的多年经验,能够对被评议人的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论评价结果好坏,都能给被评议人一个反馈,这对其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交流和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其次,同行评议能够有效的分配科技资源[5]。同行评议应用广泛的一个原因是它的有效性。仅仅靠知识成本的输入能够得到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国家自然基金制度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2 同行评议的难点 尽管如此,同行评议的过程中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难点。以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来说,当下主要采取的评议方式是盲审评议,因为盲审评议机制有利于公平公正。但是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对投稿人来说,他的目的是发表论文,所以通过不断投稿——修改——投稿的试错方式,了解某个专家或者某个期刊的偏好,从而投其所好,这明显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是和同行评议的初衷相违背的。 对于审稿专家来说,盲审机制的好坏将直接依赖评审专家。而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的兴起,评审专家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有的专家私心太强,排斥与自己学术体系不符合的新想法。甚至有些专家只是挂名期刊,并不认真审稿,拖稿等,这些无疑是学术发展上的绊脚石,盲审缺少的透明度使得学术评价的规范一次次被打破。 从编委的角度来说,他是评价人和被评价人之间的操作者,有着极大的“权力”。某些编辑根据掌握的内幕资料,特意安排评价人和被评价人,轻而易举的让某个稿件通过或者不通过。这种操弄也是同行评议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若干措施 因此,完善同行评议制度的各项规范要求是有意义的。 ①“选好”评议人,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监督 前面分析,同行评议的好坏与评审专家直接相关,所以选评审专家这一环节必须慎之又慎。具体的细节有:核查评审专家的专业性,避免评议组专业“杂乱”、采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人、实行当事人回避制度等。另外,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评审专家进行监督。 ②建立交流互动 在盲审的基础上,在评议结果出来之后,开放交流互动板块,权威专家和作者的交流可以促进年轻学者的学术发展和思想提升;另外对每篇文章开通交流模块,让有兴趣有想法的人都进行讨论,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区。 ③完善反馈和申诉渠道 无论评审结果如何,应当将评审结果反馈至投稿人;投稿人如有问题也可以向编辑部进行申诉,这样的双方互相约束有利于评议结果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郭碧坚,韩宇.同行评议制──方法、理论、功能、指标[J].科学学研究,1994(03):63-73+2. [2]张彦.论同行评议的改进[J].社会科学研究,2008(03):86-91. [3]秦卫波.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运行困境及改革趋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178-183. [4]林松,张婉博,张维维.同行评议中审稿人不当行为的探讨与防范[J].编辑学报,2020,32(04):439-442. [5]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同行评议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科学基金,2004(06):55-5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454daa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