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中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自然少不了经济学领域研究者的贡献。经济学能让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能让我们对政府政策的优与劣进行分析判断……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建亮副教授,将为大家详细解说这个看似普通但绝不普通的基础专业。 问: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总体而言,现代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也是理解人类理性选择行为的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也正因如此,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300周年之际,增设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一样,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问:经济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答: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思想史、本土化与现代经济学。专业课中近一半的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有部分课程进行全英文授课。 问: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经济学青睐具有以下特征的学生: 1.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尤其是形式化逻辑的训练,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严谨而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能逻辑清晰、层层剖析地加以研究。 2.要对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以扎实的理论训练为重点,为下一步相关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奠定雄厚的基础。因此,经济学专业侧重基础技术训练和理论训练,而不是实用操作导向的训练。我们希望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能胜任社会科学领域各类研究项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胜任金融和经济部门管理咨询和决策研究工作,胜任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决策管理工作。 3.有良好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经济学作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是将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结合得最紧密的学科。我们立足于严密的逻辑训练,培养学生实证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立足于经济学的现实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关注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统一。 4.有国际视野和良好沟通能力。我们现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追求与国际接轨,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培养体系,创新的培养方法(各种学术讨论、Seminar、科研训练等),着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科研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促成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能胜任国内外(主要是海外)大学研究生的学业,走向国际。 问:社会上是否存在对经济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答:很多人对经济学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具体表现在: 1.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们赚钱的学问。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研究赚钱的学问。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富有和贫穷产生的原因,但是本身并不研究如何变得富有。 2.认为经济学可以对经济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此投机赚钱。经济学的确有许多理论是研究经济预测的,但是经济学的预测有严格的假设条件,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千百倍,因此,不能将经济学的预测完全等同于现实的预测判断。 3.认为学习经济学就是要经世济民,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问题上,人们始终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经济学尽管理论体系比较完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现实问题比自然科学要更为复杂多变。简单应用不成熟的理论去改造世界,不仅不现实,也极其危险。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经济社会运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4cdd9b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