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社会学家们似乎觉得经济学家对自由市场的迷信根本就是意识形态。鉴于此,在这里写下两个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用不技术的语言。这两个定理均可以用数学严格证明。注意,能用数学证明的定理,说明逻辑是没有漏洞的。如果要攻击这个定理,只能从假设入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如果不存在不对称信息和外部性,换句话说不存在我偷吃了你的奶酪你不知道,和我抽烟不会让你抽二手烟这两种情况,市场竞争实现的分配是帕雷托最优的,也就是这个社会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变得更满意而不伤害别人的利益。在我讨论那些前提是否成立之前,我之想指出,除了这些提到的前提,这个定理几乎不再需要任何别的条件,有一个技术性的条件是一个人不可能感到自己的状况好到了极点,即使上帝来也不能让一切变得更好了。如果说,经济学家对市场迷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定理的存在。因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帕雷托最优。(要攻击经济学家不讲公平的人请稍微等我说完第二定理)。 当然这个定理成立需要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1.充分竞争2.没有信息不对称3.没有外部性。第一条经济学家的方案比较简单,那就引入竞争啊,所以管制啊,壁垒啊,垄断啊等等等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遭到经济学家反对的。在这点上,经济学家和人民大众是站在一起的。竞争对老百姓是有利的,对厂商是不利的。 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都是市场失灵的经典原因。这大概也是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政府是用来提供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的东西的,而不是应该用来替代市场的,原因是因为刚才说的第一定理。因此,很多经济学家会主张一个小政府,因为政府需要把自己的功能限制在需要它的领域。但是,究竟在哪些领域市场失灵,失灵的程度有多大,是一个可以辩论的话题。但是总的说来,很多经济学家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第一定理假设的世界,因此他们的政策建议就会是努力像那个方向努力,反垄断,明晰产权等等等等。 第一定理的一个重大漏洞是,帕雷托最优的分配方式,可以是极度不均的。我拿10000万,你挣1000块可以是帕雷托最优的。第二定理的目的就是要修复这个漏洞。第二定理说的是通过合理的总量税调解,任何帕雷托最优的分配都可以通过上述的竞争性市场来实现。第二定理的成立条件,在数学上比第一定理要强,它要求人们不是那种追求极端的人,不是赌徒或者偏执狂。我想这个假设,大概对于大多数人都是成立的。第二定理主要的信息是,如果你希望整个社会达到某种理想的分配状况,你不需要让政府事无巨细的进行分配,没人一套房子,每个月30斤肉之类的,那样是很麻烦的,而且很可能是没有效率的。如果需要更平均的最终分配,政府所要做的,就是给穷人发钱,找富人收税,然后让市场去分配那成千上万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这个税必须是总量税,换言之,也就是人头税。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让经济学家或多或少都成了一个市场至上者。因为它们的结论是强大的。经济学家不是不关心公平,市场也不是自然就会让贫富分化。分左派和右派,以后请不要再以是否支持自由市场作为区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645135f90f76c660371a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