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我的姐姐》以刻板印象写一篇议论文 这部电影从豆瓣开分7.9降到现在的7.2。 究其原因,和电影的结局有莫大关系,虽然主创人员一直强调结局是开放性的,可结局的偏向性却那么明显。 先概括下大致情节,这样有助于理解结局偏向性明显这个说法。 姐姐安然上大学后,她父母瞒着她偷偷生下了弟弟安子恒,但是父母出车祸双双去世,于是这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便被送到姐姐身边,尽管这对姐弟之前从未见过面。 但在一众亲戚的责任推卸下,所有的人都觉得姐姐应该把弟弟带大,但是姐姐准备考研去北京,不想养育这个陌生的弟弟。 刚开始,因为没有一个亲戚想愿意抚养这个弟弟,于是姐姐便找别人来领养走弟弟。 在找到领养家庭之前,姐弟暂时在一起生活。在这个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姐姐和弟弟矛盾不断,她对他很讨厌,很抗拒。 可是后来,弟弟突然变得成熟懂事了,做了几件关心姐姐的事,姐姐就对一切释怀了,然后姐弟之情就由差变好了。 不可否认的是,姐弟关系改善是说得通的,说不通的是那个偏向性明显的结局:结局里姐姐没有签下那个领养家庭的协议,反而带着弟弟逃了出来。 这意思不就是偏向姐姐要养育这个弟弟然后牺牲自我成长了吗? 可是,在此之前,姐姐为了考研到北京,为了追逐自我理想,可是特别坚定特别强势的,坚定到和处了5年的男朋友分手,和亲戚各种闹。 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 如果上面这条可以用开放式结局说法来反对,但接下来姐姐对父母的谅解就是真离谱了。 要知道,这位姐姐的童年可没有得到太多父母的关爱,父亲为了生二胎让她装残疾人说她是个瘸子,可是谎言被拆穿,安然于是被父亲毒打。 以及小时候出去玩,游泳时差点淹死没见父母过来救助,和小孩玩被欺负父母也不来帮,总之就是被忽视了。 甚至,姐姐一度被寄养到姑妈家,父母没有在身边照顾她,而且在姑妈家,她被表弟欺负,被姑父看洗澡…… 总之一句话,她父母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关爱,让她对父母感到怨恨,于是上大学后,她再也没要过家里一分钱,而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顺带说一句,本来她报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可是被父母擅自篡改,改成了护理专业。 由此可知,在姐姐的内心,她是对父母有很深芥蒂的,可是,可是,她后来居然在父母去世后,会在父母墓碑前对父母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让她学会了独立?!! 我的天,这也太离谱了吧。这不就相当于那个为了”吃苦而去吃苦“的例子吗。 你本来能够在幸福的童年中学会独立,然而父母给你创造了不幸,迫使你学会了独立,你居然要对他们表示感谢,和过去的一切和解,这怎么可能,即使可能也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年龄二十出头的女孩身上。 要知道,人性的本能就对坏事难以释怀,对好事不放在心上。 一个人对你做一件坏事给你留下的印象远远没有对方做一件好事留下的深啊,有时候,甚至对方做了十件对你好的事,你都不一定会原谅他曾经对你做的那件坏事。 更何况,还是父母呢,还是那个疏离你利用你的父母呢? 看看孙俪的例子就知道了,娘娘能够以德报怨也是在历经一番世事之后才有所释怀的。 那个起初天真不知事的弟弟突然没来由地变得成熟懂事这点看起来就觉得“假”! 因为小孩是不可能突然变得那么懂事的:给来月经的姐姐泡红茶,主动打电话给那个领养家庭。他又不是《隐秘的角落》里的那个“普普”,不是《七号房的礼物》里的那个“艺胜”,更不是《何以为家》里的“赞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232613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