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说”的提示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31 13:02: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带“说”的提示语》微课方案

上海闵行莘松小学 杨青影



作品题目:《不带“说”的提示语》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设计意图:积累表示“说”的字词,哪些提示语里有多余的“说”,帮助学生准确使用提示语。

学习目标:

1、能知道提示语除了“说”,还有其他不同的表达形式,并能初步理解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2、学会提示语的准确使用方法,要删除不必要的“说”字,避免重复。

主要内容:

一、提示语不一定是“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提示语。我们先来看一个说话句:

妈妈对我说:“春游的时候,包看好,别弄丢了。

在这句说话句里,“说的话”和“谁说的”这两部分组成。“谁说的”又叫提示语,提示读的人,那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精彩往往就藏在这提示语里。不少同学的说话句,常常用“我说”“他说”“爸爸说”“妈妈说”等,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提示语,句子就有新的意思。同样是刚才那句话,如果老师把他改成: 妈妈叮嘱我:“春游的时候,包看好,别弄丢了。”就更贴切了。 二、表示“说”的提示语

其实,表示“说”的意思的字、词有很多,如讲、喊、叫、文、问、答、骂、吼…… 两个字表示“说”的词有:谈话、讲话、叙述、议论、商量、直言、劝说、分辨、商讨、发言、嘱咐、叮嘱、怒斥……

很多成语也表示“说”,如振振有词、滔滔不绝、一语中的、窃窃私语、能言善辩、唇枪舌剑、信口雌黄、胡说八道、花言巧语……

选择哪个表示“说”的字词,要根据具体语境的需要。 三、多余的“说”字

同学们积累了很多表示“说”的字词,但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

1.第一个同学发言了,他说:“我们应该多为别人想想。”发言已经表示“说”了,后面有用上“他说”,显得重复了,所以这里应该删去“他说”,改为:第一个同学发言了:“我们应该多为别人想想。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2.他的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同学大声反对说:“同学们都有文具,谁还会买呀!”反对里也已经有说的意思了。同样,这里应该删去“说”,改为他的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同学大声发对:“同学们都有文具,谁还会买呀!”这样就更准确了。

3.还有一类,提示语里没有表示“说”的字词,但这个“说”字也要删去。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妈妈一下子就来气了,丢下锅铲大声说:“你炒得好吃,你来做,我再也不做了。 我们仔细来看一下,这句话里,是用妈妈的动作做提示语,妈妈生气了,生气到锅铲都丢了,说话肯定大声,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删去不必要的提示语,所以删去大声说,改为妈妈一下子就来气了,丢下锅铲:“你炒得好吃,你来做,我再也不做了。 四、用动作、神态代替“说”




王老师火了:“作业到现在还没完成,你居然还有心思打篮球!

在这句说话句里,提示语里没有用到说字,也没有用表示说的提示语,而是用一个人的神态表示。你看,不带说的提示语照样能把老师当时生气时的样子写具体、生动。

其实,好的说话句,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话” 人说话,多少会有肢体语言,平时不注意,肢体语言就容易溜走。我们说“不”,会摇摇头、摆摆手,或狠狠地看对方一眼;我们说“是”,会点点头、做个ok指;“赞扬”别人,会面带笑容,翘起大拇指;愤恨、生气,眉头紧皱,或握紧拳头;人紧张了,手足无措了,习惯摸鼻子、摸下巴、拽衣襟……这些都可以在提示语中体现出来,让读者身临其境。

再来看2个例子:

王老师伸出食指,往嘴上一搁:“嘘,别说话,安静。 这句话的提示语里有动作。

“哎呀,不好了,你的作业本上有一个小洞。”同桌一脸的大惊小怪。 这句话的提示语里有神态,更加明白了说话人当时的样子。

使用说明:

本微课用于五年级作文习作讲评课。主要是帮助孩子改进提示语的表达方式。提示语不一定用“说”字。除了“说”,还有很多字词也表示说,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词表示的,还有很多成语也表示“说”,与学生一起积累这些精彩的表示“说”的字词。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示语的变换,让提示语更变化多端。除了变换字词外,还可以用动作、神态来作提示语,让读者知道说话者当时的说话状态,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多样的,不一定带“说”提示语,能使文章更富有灵气。

练习:

1 请小朋友们修改以下说话句的提示语,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他说:“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爬山吧! 2 更改以下不恰当的提示语,使句子更准确。 爸爸振振有词地到说:“我本来就没有错呀!

闵行区莘松小学 杨青影

2018112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54e8e4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