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时间:2023-01-04 01:37: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一生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平等和自尊,“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精神使得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有了锋芒棱角和战斗气概。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终身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孔子思想。

孟子思想主要见于《孟子》一书,计714卷、286章,约35000余字,完整表达了孟子一系列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思想。孟子最大的贡献是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义并举的学说。孔子贵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重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视仁义为天赋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为仁的思想提供哲学基础,这就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无有不善”,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尤其有四体也”孟子把仁发展为一套比较完整的仁政思想,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在孟子看来,仁政关乎个人安危和国家兴衰存亡,“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仁政的核心是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主要做法是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b4796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