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使小学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作者:陈俊苹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8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从生活素材中去开发和利用可以用于教学的资源,使数学教学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永远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把数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教师应搜集生活中与数学有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打破时空的局限,为课堂教学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直观、快捷、高效,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一、生活化的数学资源与实际教学的偏差 许多教师常常由于认识的不清晰和缺乏经验,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偏差,教学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研究对策的过程。现将我们自己的想法概述如下:现象一:有“形”无“实”。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数学案例穿着数学化的外衣,空有生活化的外表没有生活化的内涵。现象二:喧“宾”夺“主”。数学生活化的实质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忘记了这个初衷,反而转向其他,有的甚至本末倒置。现象三:生活化的数学资源成人化。 当前的小学课堂在追求生活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片面强调课堂生活化,忽视数学教学本身的系统性、谨性和逻辑性,使课堂生活而生活,造成“数学味”流失的现象。 1.有“形”无“实” 有的老师把数学课上成生活常识课,作文课,有“形”无“实”失去数学味,而这样的课,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常发生。这既干扰了学生的探究方向,又使学生在一些非本质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使教师陷入难堪的境地。 2.喧“宾”夺“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0ed6c3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