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设计中现代材料的运用及构造手法

时间:2022-03-25 10:59: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仿古建筑设计中现代材料的运用及构造手法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主要就仿古建筑设计中现代材料的运用及构造手法进行了探讨。以期给相关工程项目提供点参考。 关键词:仿古建筑;设计;现代材料;运用;构造

这些年来,随着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的重视,各地复兴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潮也日益流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也让人们不断重视起来了,古建的修复、复建以及仿古建筑的修建项目日益增多起来。 传统的中国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但随着防火、抗震、技术工艺等要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建设者对建筑规模、施工进度等需求的不断提高,纯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已经较难适应现在社会进步的步伐。

使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框架形式来设计、施工仿古建筑已经成为现在一阶段的潮流所向。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木结构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均为框架结构,只是材料上的进步与发展,其基本的体系还是相同的,这样还是可以保持着中国古建筑原有的一个构造体系。

虽然大的构造体系相同,但随着材料的变化,建筑很多细节上两种材料的做法还是大相径庭的。既要能够保持中国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又通过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来表达出来,这是需要值得我们思考与解决的。

2011年我院设计的江西鄱阳楼项目上,我们通过不同的构造部位,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处理以上这一问题。鄱阳楼位于江西省鄱阳县芝山山顶、鄱阳湖边。此楼于2011年设计,2012竣工并对外开放,现已成为鄱阳湖区域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项目总建筑面积3837.29㎡,占地面积1619.70㎡,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建筑高度45.25m

在鄱阳楼的设计过程中,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斗拱、椽子等外露的装饰构件,采用木制品,这样从感观上更接近于古建原有的质感。

在木结构古建中,柱上为斗拱,斗拱承受屋顶的荷载,柱并不与屋顶有直接连接。但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一般柱是与屋面发生直接关系的。但这样一来,则柱必会从斗拱中穿出破坏斗拱的完整性,特别是在外廊上,没有墙的分隔。在鄱阳楼的设计中,我们对于外廊处的柱、顶衔接采取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一,在一层副阶处,因副阶的屋面与上部脱开,故把整个副阶部分,即从柱、斗拱及其屋檐完全采用木结构形式,倚靠在钢筋混凝土主框架上,这样能够让人们在一层完全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原来风貌。

方法二,鄱阳楼在最顶层也有一处外廊,但其屋顶与主体相连,柱与屋顶均为钢筋混凝土。我们采用了柱偏位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结构柱在此处为

350×350的方柱,外包构造圆柱尺寸为φ660,斗拱中线与外包圆柱中线对齐,则结构柱外边与斗拱中线对齐,这样结构柱既能被包裹在外包圆柱内,又能在穿过外包圆柱柱顶后躲在斗拱中线以内,那外露的半个斗拱就完整的坐在了圆柱柱顶上。

在今年设计的河南信阳淮滨走读景区---文峰塔项目中,我们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因文峰塔的外廊与挑檐距离均较小,楼板自内檐柱处就向外悬挑。在与外檐柱相交处即构造圆柱处,斗拱下的檐枋处拉穿插梁与主体相连。在穿插梁上立构造柱,构造柱外边在斗拱中线处。这样既满足了古建的立面要求,又保证了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在无外廊的檐柱或内檐柱处,通过双中线布置起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此处


有墙或门窗分隔,设真柱(结构柱)、假柱(构造圆柱)两条定位中线。假柱的中线即斗拱中线,一般设置在结构柱外边内偏60mm处,这样在外墙外侧放置半个斗拱于假柱柱顶,从外看就与木结构古建的造型相同,保证其立面风格的纯正性。

古建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构建,那就是斗拱。对于新建仿古建筑中,所用斗拱的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混凝土预制斗拱构建,第二类为木制斗拱构件,第三类为金属斗拱构建(如:铜、铝合金)等。在我院所设计的古建项目中,大多使用木制斗拱构件。相比之下,混凝土预制斗拱自身重量大,对于尺度较大的斗拱就不太合适。挂在屋檐下,对主体结构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其表面较为粗糙,表面感观比较差,大多使用于尺度或出挑数较小的斗拱。金属斗拱虽比较美观,但制作较为复杂,建造成本也相应较高。一般适用于小式建筑或景观性或美观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在西湖边复建的杭州雷峰塔就是使用的铜制斗拱。木制斗拱制作较为方便,造价合理,相比之下自身重量较轻。与主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施工方便、快捷,表面光滑,能够保持古建筑原有的感观。 中国古建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那就是飞檐,即挑檐,挑檐的构造做法在现在的仿古建筑工程中基本可分为两类。其一,为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挑板,其二,则为木结构挑檐。我们做的较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挑板,如鄱阳楼。这种做法施工方便、与主体连接较好,但由于混凝土板较为厚重,没有木质挑檐轻巧,立面观感上,细看还是有一定差距,此法大多用在大式建筑中较为普遍。 木结构的挑檐,屋檐板较薄,感觉轻巧,较适用于体量较小的建筑。我院2012年设计的梁山凤凰阁就是采取这一方法。相比之下,立面上檐口的弧度更润滑连贯,但于主体连接性则稍逊一筹。此法也适用于副阶处廊处。

在挑檐之下,斗拱之上,有一种构件叫做椽子,椽子分为檐椽和飞椽两类。仿古建筑中,椽子因材料不同,分为以下几种;一、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屋檐板底预留钢筋与预制构件相连;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椽子,施工时与屋檐板一同浇筑;三、木制椽子倒钉与混凝土屋面板下;四、金属椽子钉于板底。这四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都有使用,各有利弊,在我院设计的工程中大多使用木制椽子,与斗拱一样,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古建的原有风格。

在仿古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些细微之处的做法也是相当值得研究的。例如,柱的收分,收分指柱的柱底至柱头按一定规则,柱径由大到小的变化。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建筑收分特别的明显。特别在柱头部位,柱径变化的极为明显。在鄱阳楼项目中,我们通过构造柱的柱径变化,按古建规制,做出收分造型。 在古建设计中,角梁是较为复杂的部分之一。在传统木结构古建中,角梁是架在桁上的。在现在的仿古建筑设计中,我们是先计算出角梁顶部关键点的标高,往下反推,结合相关混凝土梁柱,施工时一同浇筑,形成完整的翼角体系。 上文所述的基本是古建设计中,细部构造、节点的相关做法。因现在主体结构形式多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整体构造体系与传统的木结构也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如框架柱的定位,一般现代建筑,一根轴线确定一柱位。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则需要两条轴线定位,即一条轴线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定位,另一条轴线则用于确定古建外包构造柱的位置。对于仿古建筑来说,这条轴线却是建筑整体尺度的基础。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都是以轴线来确定的。其确定之后,通过真假柱的对位关系,从而来确定真轴线。那为何会出现两条轴线呢,则正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纯木结构不同的构造体系导致的。传统木结构古建,柱顶为斗拱,不与屋面相连。但钢筋混凝土


结构的则很难做到。那就通过在钢筋经混凝土结构柱外,外包构造柱。从而达到传统古建筑的立面效果。

中国古建筑中最美的部分,莫过于具有优美弧线的屋顶。这屋顶的完美曲线是通过何种手段来描绘出的呢,这种手法被称作为举折。在传统木结构古建中,通过不同柱位处的桁标高变化来达到。在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中,则是通过先定位举折点,在举折点折板来进行举折,从而使屋面体现优雅的弧线。

以上所述,只是仿古建筑中几类较为重要的构造节点。中国古建筑博大精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施工工艺与材料不断的更新进步,我们必将运用现代的工艺、材料与方法,将中国古建筑不断的创新与发扬光大,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与平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d6aba7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