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营运资金管理 青岛啤酒采取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对去年158亿元销售收入中的126.96亿元资金实现了统一管理和控制。 “激情成就梦想”,青岛啤酒这句熟悉的广告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从1993年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以来,青岛啤酒销售收入已从1993年的10亿元飙升至2008年的158亿元。青岛啤酒正在用激情演绎自己的成长梦想。 对于快速发展的秘诀,青岛啤酒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孙玉国介绍说:“营运资金集中管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青岛啤酒推行垂直化的组织管理战略,采取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对去年158亿元销售收入中的126.96亿元资金实现了统一管理和控制.” 对如此巨额的现金流实现集中控制,青岛啤酒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用活收支两条线 为实现资金的集中管控,青岛啤酒奉行的是集中管理、一体化运行的组织战略。总公司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和企业策划,下设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其中,制造中心负责公司的采购和制造环节,而营销中心负责公司的销售和市场职能。 围绕营销中心和制造中心,青岛啤酒对营销和工厂采取不同的资金链机制。营销中心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资金统一由总公司结算中心管理。制造中心则根据股权投资关系,采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下的资金链机制。 在资金管理模式上,青岛啤酒做到了“一收一支”,即在母公司坚持资金集中、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对各级子公司实行重大投融资集中管控,而对日常资金则分散管理。 银企对接实现远程集中管理 近年来,青岛啤酒不断扩大对啤酒生产基地建设的投资,目前在全国拥有54家啤酒生产基地及3家麦芽生产企业.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多家子公司的资金收支都通过远程资金集中管理,实现了收支一体化。 借助于与中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关系,青岛啤酒与中国银行进行战略合作,于1997年创立了山东省首家资金结算中心,实现了对母公司所属9家单位的资金集中管控。 此后,青岛啤酒与中国银行的合作步伐不断加快。 1999年,公司建立基于资金收支两条线的销售结算网络,实现对全国50余家销售分公司货款的及时回笼和集中管控,避免了资金体外循环的风险。 2007年,公司建立与中国银行后台系统数据接口的银企直接模式,实现银企自动对账,从而提高了中心业务结算处理时效和分户业务提交效率。 2008年,公司成功建立基于收支两条线的远程集中管理平台,利用公司ERP系统与中国银行实现银企直联接口,远程归集子公司资金,进一步加快了公司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了资金管理风险. 如今,公司通过资金结算中心,总部每日远程自动归集回收分公司资金。在资金支付上,公司通过资金结算中心直接支付子公司货款,子公司自行对外支付供应商、客户。 在线收单系统瞬时收款 针对暂不能实现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区域营销公司,青岛啤酒开发出在线收单系统,利用青岛啤酒在线收单系统先实现区域资金集中管理,为收支两条线的扩容奠定基础。 基于银企直联接口,接轨ERP业务订单系统,大大提高了公司营销系统的收款发货效率.孙玉国向《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统一银行收款,对接银行收单系统,大幅降低了收款结算费用,使企业获得了银行一揽子业务服务优惠;公司的发货时间,也由原来的半天至一天时间,缩短为10分钟。” 最近,公司开发出工厂瓶箱在线收款系统,实现工厂瓶箱资产和资金的同步集中管理,工厂和营销中心共享客户信息资源,营销中心和工厂瞬时在线收款,实现了客户电话订货及工厂及时发货、网上退押. 强化流动资产管理考核 2008年,青岛啤酒有128.96亿元的资金实现了集中控制。其中,有80亿元资金实现远程集中管理,占比51%;有48亿元的资金实现区域集中管理,占比30%;有0。96亿元的资金实现瓶箱押金集中管理,占比1%. 在组织管理上,青岛啤酒将强化流动资产管理纳入了员工考核指标.1993年至2008年,公司的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存货的周转天数都大为降低,2008年子公司货币资金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平均加速5%,总资产周转天数由1998年的670天降至2008年的275天. 孙玉国最后表示,“青岛啤酒的营运资金集中管理,还将进一步扩容。以后,企业所有的销售收入,都将纳入集中统一控制,以防体外循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2cd09e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