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安忆《长恨歌》的女性形象 作者:林燕 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8期 摘要:《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映射了上海四十年的岁月变迁。运用女性的视觉和心灵去观察上海这座复杂多变的城市,同时还解构了男性中心文化霸权,表现出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长恨歌》中王琦瑶的人物形象,深入分析了《长恨歌》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长恨歌;女性形象;城市;精神 一、王安忆《长恨歌》的女性形象分析 (一)新时代上海女性形象 自从上海改革以来,经济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小说中,作者热情地关注现实,表明成年女性的焦灼和迷茫。张永红是一个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新女性,张永红与王琦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她们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完成了精神上的交融。与传统三妻四妾的观念相对比,张永红通过自己在追求感情的大胆与自由,充分展现出作者潜在的女性意识,即来破坏男权中心的社会意识,起到惊世骇俗的效果。但是张永红这般聪明的人物最后还是败给了时间跟生活。最开始的她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但是薇薇的出嫁宣告了她人生最闪亮的时光结束。她到了待嫁的年纪就开始忧虑,竟然也产生了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男人的想法。她为自己的未来精心计划。她是新一代的王琦瑶,这个时代的进步还没有改变女性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张永红和王琦瑶最终是最好的。 (二)苏州“水围墙”中的传统女性 苏州这个城市以淡然的态度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江南水乡有着别人融不进的同时也永不消逝的水文化,纵横交错的水道是它跟外界交流的桥也是它的“水围墙”。而外婆就是孕育在苏州河中的女子,一举一动都能洒落出几滴水来。也许是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外婆一直都认为女人的一生全靠一个字即“命”。在外婆眼里女人就应该幽静一点,内敛一点,没必要出尽风头。抛头露面、养家糊口的事都抛给男人,女人只需要在家无事一身轻,生儿育女,享到女人真正的好处,什么独立什么平等全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吃。只有将男性放在一个家庭的中心位置,这个家庭才不会垮,才不会有别人看不惯的流言蜚语。外婆不愿改变也不想改变这种家庭结构,她的言语举止中淋漓尽致表现出苏州传统的女性观。她跟“水围墙”融为一体,坚守着自己八股的观念,不愿迈出一步。 (三)双城糅合出的王琦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琦瑶身上融合了上海与苏州两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她的一生是上海时事变迁的缩影,邬桥却是这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邬桥之前她是名噪一时的上海小姐、爱丽丝公寓中的金丝雀。岂料世事变迁,待王琦瑶从邬桥回来之后,曾经的风华少女就变成普普通通的注射护士,饱受流言的未婚妈妈。她像一个传统女人一样将自己的韶华寄托在男人的身上,从而使自己最后没了着落。这一切以及王琦瑶被长脚所杀的悲惨结局都体现了在时代大背景中女性在性别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以及中国文化中“红颜薄命”的传统理念。王琦瑶不仅仅是上海的女儿,她身上还存在着来自苏州的血液。这是两座城市糅合出来产物。尽管有一个复杂的女权主义观点,王琦瑶仍然是一个真正知道生存法的聪明的女人。她对女性的意识有联系,这一联系帮助她沉浸在疏忽和衰落中。 1.人物的基本特征 (1)家常的美感 王琦瑶平静的外表之美和不做作的表现,是大多数纯洁懵懂的女孩的常态,它已成为这座多彩繁华城市中最基本的元素。她出生于上海弄堂。按照常理,她的生活应该没有重大挫折。然而,正是这种乖巧的美丽让她有机会参加试镜;导演感到尴尬的是“她的美丽将被埋葬”,并要求郑先生为她拍照片;她没有威胁的柔弱感,即使是女性也想要给她最虔诚的关怀,吴佩珍、蒋丽莉,甚至蒋丽莉的母亲都不遗余力地把她抬在了最高处。 (2)个人的虚荣和被动的软弱 安静的外表下,王琦瑶抱着一种固执的自信,或者是一个女孩过于雄心勃勃的欲望造成的虚荣心。在导演的反对下,她哀叹“上海小姐”运动是妇女解放的象征,她参与了运动;她认为她是透明的,她认为李主任的“大世界”是她“小世界”的立足点,于是搬到了爱丽丝公寓。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后,她对未来之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是她渴望远离平庸的生活。 2.悲剧宿命和怀旧意识 王琦瑶结束了电影般的悲剧。她因为雕刻木箱而被杀。她死的很难看。这个场景回到了40年前故事开始的电影工厂的场景。我们试图找出悲剧的起因,悲剧的开始。 王启耀的悲剧似乎是从爱丽丝的寓所开始的。她不应该对郑先生的爱情视而不见,而成为李氏导演的金丝雀。但作为“上海小姐”,上海整体的繁荣和辉煌都是触手可及的。她必须抓住它。就当时的上海而言,已经很腐败了。它前面的华丽景象仅仅反映了旧上海的回归。这不是王琦瑶能想到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启耀的悲剧似乎开始于康明逊。她不应该在知情的情况下嫁给他还去爱他,并且在世界谣言中生下自己的孩子。康明逊拒绝谢顶的高级教师,等待着康明勋。此时,王琦瑶敢爱敢恨,值得称赞。 王琦瑶的悲剧似乎从郑先生开始。正是在她失败的时候,郑先生悄然而至。这应该是情人快乐的团聚。即使王启耀的母亲也难以掩饰这一意思,但她拒绝回到这个“底线”。此时,王琦瑶坚持爱情,不能以爱来报答正义;虽然不是前进也不是后退的时候,此时退却,感觉亵渎“底线”。这是充满活力的王琦瑶,实现了人生的真谛。这是对王琦瑶的一种怜悯和尊重。 王琦瑶的悲剧并不是从老克拉开始的。这一段40年的红尘使她忘记回归。即使它是一闪而过的光,即使它是一瞬間的烟火,她也不顾一切去战斗。正是这种有影响力的感觉,使灰色的忘年之恋露出鲜艳的色彩和温暖。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王琦瑶。 作者在“长恨歌”中沉浸了对王琦瑶悲剧和命运的怀旧感。我们跟随她的悲剧背景,开始探索其生活的细节。不知不觉中,受到王琦瑶的悲惨命运和对生命怀念的感染。这可能是笔者通过王琦瑶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此时,王琦瑶并非悲剧人物,而是上海的核心人物。王琦瑶的人物形象通过委婉的悲剧气氛中在40年的光影中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刘云兴.看《长恨歌》评王安忆笔下王琦瑶的悲情人生[J].今日科苑,2017(07). [2]万燕.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867dc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