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信分析: 一、中外糕点行业对比 1、产品创新对比 创新是外资糕点企业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根本所在。外资糕点企业在进入中国后,不但引入国际流行的产品,同时注重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相结合,推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例如台资的统一面包进入武汉之初,欧式面包占了很大比例。为迎合市民的消费需求,公司的面包产品以低糖、低脂肪和全麦原料制成,已形成固定的消费群。 国内传统的糕点企业产品市场区域特征明显,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饮食偏好大相径庭,但是企业满足于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对终端市场重视不够,不能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也是影响传统糕点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因所在。 2、技术创新对比 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外资企业多采用智能生产线,从投料到包装全程智能化,企业生产效率高。同时企业可为创新投入大量成本,例如2007年,台资克丽丝汀投入巨资从日本购得被称为生物技术的“胚芽提炼”专利技术,用以改造传统西点所用的动物奶,原因是动物奶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基因,而胚芽乳比牛奶更健康。 由于国内企业在规模上难与外资企业抗衡,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薄弱,多数店面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阶段,生产效率较低,并且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3、经营模式对比 新加坡糕点业巨头面包新语的独特之处就是将前店后坊的饼店模式发挥到了极致。每家门店都有一个开放的大厨房,透过玻璃,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厨现场制作蛋糕面包的过程。顾客可以在第一时间买到最新鲜的产品。同时,他们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做故事”。每一款面包不仅外观、口味独特,更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和自己的故事,浓浓的文化味道让面包更具吸引力。 “前店后场”、门店里开小工场是国内面包店的普遍经营方式,以稻香村为代表,稻香村的食品加工场是封闭式的,消费者无法看到加工过程。 4、销售渠道对比 国外的烘焙业早已实现了大型化、连锁化,而国内的糕点业目前还缺乏大型连锁品牌,连锁品牌虽然不少,但是不是店数有限,就是局限在一个地区。 加盟经营是外资企业的主要销售方式。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加坡蛋糕品牌面包新语采用的是加盟经营方式,短短几年内就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到了50多家门店。面包新语除在上海、北京两地采取直营外,将向全中国放开加盟权,目标是3年内在中国开出至少500家面包专卖店。 连锁和直营是国内传统企业稻香村主要销售方式,目前稻香村有50多家连锁店,160多家经销商,但是稻香村的布局仍然局限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市场影响力有限。除传统大型糕点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本土中小企业产品部分进入超市流通,更多的是以路边小蛋糕房形式出售,市场辐射范围窄。 二、信贷风险提示 产品同质化、创新不足是国内糕点行业的现状,在不具备品牌效应的前提下,企业只能靠低价战略获得市场。低价战略不仅影响行业的发展,同时削弱企业的利润空间,自身获利能力低的企业将被淘汰。 传统糕点企业的销售渠道窄,市场影响范围小,难以形成全国范围的竞争实力。以稻香村为例,50多家连销店中,仅北京就有30多家,店面分面局部集中,全国其他地区分布少。一旦外资企业抢先占领上述市场,传统企业的市场进入成本将会增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8dd868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