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第三册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要点

时间:2022-09-27 11:03: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要点

一、简介作者及《红楼梦》 1、作者

曹雪芹(1715——约1763),清代卓越的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顒、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尤为康熙皇帝信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内。曹寅还奉命以密摺报告当地政治情况。曹家在当地是显赫的贵族。曹家还是一个具文学教养的世家。曹寅博学能文,善写诗填词谱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任内财产亏空等被罢官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也从贵公子而一落为寒士,到他著书时己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后期住在北京西郊香山(黄叶村),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年未五十而死。

曹雪芹性情高傲,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他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土”。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高鄂,字兰墅,是清乾隆、嘉庆时人。他的续补,使这部伟大作品以完整面目呈现世人。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而表达了反封建追求自由的主题,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作品语言优美,善于刻画人物,规模宏大,结构谨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颠峰,是我国文学的骄傲。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他在《题石头记》诗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红楼梦》前五回内容梗概及其在全书中的作用

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顽石幻形”“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正文前的片断)

1 3




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顽石幻形”的故事说道,远在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梗峰下。此石有了灵性,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自己无才不得入选补天而悲哀。后来一僧一道携之幻形入世,并随神瑛侍者(玉的前身)下凡,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木石前盟”故事说道,警幻仙子处的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关系。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二、词语 ()重点字词

1、阜(fù) 2、敕(chì) 3、长(zhǎng) 4、小厮(sī) 5、雕梁画栋 6、台矶(jī) 7、穿红着(zhuó)绿 8、发丧(sāng) 9、怯弱不胜(shèng) 10、敛(liǎn)声屏气 11、轩(xuān) 12、瞋(chēn) 13、孽(niè)根祸胎 14、懵(měng) 15、杜撰{zhuàn) 16、忖度(cǔn duó) 17、遂(suì)心省力 18、纨绔(wán kù) 19、嫡(dí) 20、两靥(yè) ()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太一致的词

1、众人见黛玉……却有—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风韵。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2、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姿容俏丽) 3、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方便) 4、第三者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形体容貌)

2 3




5、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劝解,劝说) 6、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说话)

7、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捆束) 8、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稍。(风韵) 9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惜)

10、行为偏僻性乖张。 (偏激,不端正)

11、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张扬,夸耀)

三、情节结构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黛玉进府。主要写黛玉的心理。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见贾母与“三春”主要写贾母与黛玉祖孙亲情,黛玉的话暗中点出“木石前盟”。

第三部分(56自然段):见熙凤。主要写王熙凤其人及其性格。

第四部分(7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见贾府之富贵。主要写黛玉所见贾府富贵豪华的环境,黛玉拜见亲人及用饭时的小心谨慎,以及听人们说宝玉。

第五部分(1314自然段):宝玉黛玉相见。主要写宝玉其人及其性格,暗示宝黛奇缘。

第六部分(1516自然):安排黛玉房舍和丫鬟。

四、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他在序里提出他的文学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说书人的底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ebd71d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