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杂感 从8月15日拿到书到8月26日合上书本,这次阅读不算快,因为我其实挺不舍得读完的,沉浸在这本书的内容当中的时候,头脑中总有千万种思绪和感慨在萦绕,就好像动物世界中角马迁徙的场面一般。匆匆的,我开始写一些感想,就像潜伏在尼罗河里面的鳄鱼一样,试图抓住其中的一些角马,好让自己也让同伴能够享受饕餮大餐。下面这些,就是万千感想中偶然抓住的几个,分享给大家吧。 关于畅销小说 聊聊关于畅销书的话题,也算是一个特殊角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畅销书成了一个贬义词,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郭敬明的功劳。如今凡是打了畅销书这一名头的书籍,人们仿佛都得掂量再三才敢翻开,更有许多“有识之士”对畅销书敬而远之,生怕哪天被人看到站在畅销书书架前,从此声名扫地„巨人这本书竟然敢顶着畅销书这一名头登陆(那万恶的腰封就更不必说),佩服之余我觉得还是说明人家是有底气的。对待畅销书,还是应该用更加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才是。无脑追捧固然可笑,但无差别的抵制也是浮躁的表现。 关于勇敢 书中每个人上战场时都有着相类似的心理描写,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格斯杜瓦, “„一瞬间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竟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那个穿过弹幕、从一座房子跑向另一座房子、对着战士们大喊‘送他们下地狱’的人真的是格斯·杜瓦吗?这是个原本担心自己上了战场会掉头就跑的人。到头来,他几乎没有想到自己是否安全,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士兵处境危险。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正在这时„”,书中无论是哪个人上战场(还包括下矿井),都有类似的心理描写,但这些人个个都是勇敢者,其实肯叔也是在告诉人们,再勇敢的人也会害怕,而勇敢者与怯懦者的区别不是会不会害怕,而是害怕了以后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关于场景描写 书中不乏精彩的战争场景、议会场景、革命场景、贵族聚会场景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面这个场景:阿伯罗温的邮差像死亡天使一般在小镇上送信的场景,肯用他的笔描绘出了一幅令人肝胆俱裂的画面,场景的画面感极强,让我在佩服他的文笔的同时,还不得不佩服他的大局观:以小见大的可以说是一个特写,生动的描绘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痛楚。 关于配角与群演 可贵的一点是,无论书中角色的戏份是多是少,总统,沙皇,列宁,警察等等,作者的描写都是那么的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能感觉到他的血肉一般。即使是戏份不多的配角形象依然鲜明有力,黑心矿主琼斯,完美诠释了初中政治课本上的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形象,一心融入美国上层的俄国黑老大约瑟夫V,作恶多端心狠手辣却是个不倒翁的平斯基,甚至那些只是作为背景画面的人物,阿波罗温的居民,俄国街头的妓女,也都鲜活动人。 关于革命 还记得格雷戈里初上战场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的部队已经养不活我们了,虽说连一枪一弹都还没放呢,可看看这儿,到处整齐有序,猪都有石头房子住,我们这副德性怎么打得过人家?....他单膝跪地躲到一棵树后,借着树干的掩护向外窥探,然后举起步枪瞄准一个德国兵,第一次扣动了扳机。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他才想起自己没有打开保险栓。”有许多人说读到这里不禁失笑,而我读到这的时候只是觉得太真实了,这些俄国士兵从未受过训练就去打仗,他们对战争一无所知,战场就是他们的训练场,这和俄国军官贩卖军资的桥段相呼应,深度揭示了当时俄国军队的腐朽,也让人觉得革命的种子在俄国发芽是必然的。 一部100年前的历史与虚构混合的故事,令人心潮澎湃,令人触目惊心,令人鼓舞振奋,令人扼腕叹息无论你是喜欢小说,还是喜欢历史;喜欢政治还是喜欢爱情;喜欢贵族故事还是喜欢贫民传奇,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而你不必期待的,则是电影院中常常看到的那种大团圆的结局、或是坏人终得到惩罚,好人从此幸福的生活下去的桥段,因为这就是历史小说的特性,这就是肯福莱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ee20087c1cfad6185fa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