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生病了——对一例抑郁症学生的干预案例 作者:卢娉 来源:《校园英语》 2018年第52期 文/卢娉 【摘要】本案例记录了对一例有抑郁症史,并且在校期间复发的大二男生的成功干预过程,对辅导员老师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对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灵活落实、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加强朋辈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抑郁症;主动帮扶;辅导员 【作者简介】卢娉,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案例简介 江辰(化名),大二男生,家族无精神病史,本人亦无重大躯体疾病,无不良嗜好,性格沉稳,爱唱歌,人际关系良好。进入大二时我才接管他们班,原来的辅导员老师描述该生曾有抑郁症史,进校之后一直表现良好,无异常行为,直到大一学期末,该生家长与老师沟通需要请假带该生回去看病,表明该生抑郁症复发,但具体的复发原因并未说明,原辅导员老师同意该生的请假要求,为该生办理了缓考手续。不久学校便放暑假,大二开学该生随班级搬迁来跳马校区。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并及时补考了大一下学期的缓考科目,全部通过。 二、案例分析 该生有抑郁症史,性格敏感脆弱自尊心强,父母感情良好,家庭和睦,一直在帮助该生积极治疗,有着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该生在班级表现良好,在帮助该生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与该生建立信任关系。在辅导过程中注意严格保密。 三、案例处理过程 刚接手该班级,我便立即与该生之前的辅导员老师联系,充分沟通了解该生近一年的具体表现,仔细查看了该生的重点人员登记表与跟踪表。并从班委,同宿舍同学侧面了解该生的饮食、睡眠习惯以及他平时的交际圈。我并未直接找该生谈话的原因是我认为在不了解该生对抑郁症的看法以及观念时不能贸然去询问,害怕会引发该生的反感与抵触心理,不利于开展后续的工作。在开学后的半个月内我观察该生上课准时,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会与同宿舍室友结伴而行。酷爱玩网络游戏。至此我还未与该生单独谈话,依然只是在暗中观察。 我经常主动与该生聊天,聊生活与学业,逐渐与该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该生也很愿意和我多交流。我每周都会与该生家长微信联系,询问该生最近一周服药的情况。该生的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并未出现任何异常。 2017年11月,班级同学聚会,我观察该生与他同宿舍室友坐在一桌,饭前一直在玩手机游戏,基本没有说话。有同学提出要喝一点啤酒,江辰因为在服药的缘故并未饮酒。期间我问他为什么今天感觉情绪不是很好,该生对我笑了笑并未说话。我察觉到该生有些不对劲,晚上我和该生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晚上聚餐我了解到的情况。该生母亲表示会继续观察。两天后该生母亲给我打电话说该生情绪低落需要去医院复查,调整药物剂量需要请几天假。我应允之后帮该生办理了相关的请假手续。之后接到了该生的电话,他给我请假的理由是感冒发烧要回家休息,我并未戳穿他,而是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 两天之后我意外收到了该生的短信。该生在短信中主动向我坦白自己患抑郁症的事情,表示之前请假其实是去医院复查抑郁症而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我回信息表示理解该生的顾虑与“谎言”并与该生商定了正式约谈的时间。此事表明该生已经从内心充分信任我,这样对开展后续的帮扶工作十分有利。 2018年3月5日,我与该生第一次正式约谈。我主动询问了该生的发病原因以及目前的治疗状况,得到了该生本人最直接的回复。该生自述第一次抑郁症发病是在初中,那时因为学业压力大所以情绪低落发病,去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吃药六个月左右之后痊愈。之后四年一直稳定无复发。直到大一下学期该生去报了一个驾校,在学习科目二的时候,教练过于严厉,造成该生心理压力过大,在那样紧张的条件下导致复发。之后我问他同学聚餐为什么情绪低落,该生表示是因为自己抑郁症不能饮酒,可是同学们都可以,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情绪失落。再加上最近一直给该生做跟踪治疗的医生调整了药物,多方原因之下该生情绪有较大起伏。我告诉该生,感谢他这样信任我,抑郁症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平常心对待,认真服药,遵守医嘱,一定能够痊愈。同时建议该生这样程度的抑郁,配合心理咨询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该生表示会回家与父母商量心理咨询的事情。 四、工作实效 自2017年9月接触该生以来,与该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家长也保持着密切沟通。该生中间虽然出现了情绪的起伏,但大致平稳无异常。该生目前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据家长所述该生与家人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变,从之前的不耐烦拒绝沟通转变为尝试去理解,主动关心父母。在学校也学会了融入集体,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该生后续的动向我会继续保持关注,进行帮扶。 五、特色与启示 1.树立良好形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此案例的关键我认为是江辰主动发信息给辅导员坦白病情,辅导员老师要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树立一个温暖的形象,提升干预的主动性,教会学生主动求助,学生遇到困难能主动求助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2.与家长沟通顺畅才能更全方位的帮扶。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信息沟通,多元化沟通方式,既有利于保障学生获得及时治疗,也有利于提前落实责任归属到位。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明确划分责任。 参考文献: [1]夏智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伦刊,2007(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cc6e8b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