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为《烟花女儿翻身记》的电影, 全方位展现了八大胡同中的辛酸恨和血泪仇。 片中的妓女形象是由解放前真实的风尘女子出演, 银幕上,她们重现着当年卖笑的场景,而在银幕下,很多女孩子都是一边演一边哭。 八大胡同到底是个怎样的烟花地,如今咱们再去走一走。 新中国清扫“垃圾” 北平解放后,百废待兴。1949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移师到北平,驻扎在香山。毛泽东指示道:“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看得见的垃圾好清扫,看不见的也不会听之任之。当时的北平妓院林立、黑道猖獗、满目疮痍,毛泽东对时任公安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长的罗瑞卿说:“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 1949年11月21日,新中国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了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晚5时30分,全体代表一致通过立即封闭全市一切妓院的决议案。新任市长聂荣臻庄严宣布:封闭妓院,立即执行。 八大胡同,这个近百年来北京的花柳巷,被全副武装的战士包围。北京市公安局一夜之间把全市剩余的224家妓院全数封禁,并将曾经的失足妇女们组织起来学习劳动技能,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劳动者。她们追今抚夕,感慨万千,自编自演,自排自练,在汇报演出中引颈高歌,唱道:“千年的冰河开了冻,万年的枯树发了青。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曾经的金粉世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城头如何变幻大王旗,总体是比较安稳的。哲人曰“存在即合理”,八大胡同就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存在了近百年,苟安于乱世。然而,历尽沧桑的八大胡同被刚刚获得新生的昔日失足妇女们高亢清亮的歌声“狠狠撞了一下腰”,它缓缓行进的脚步戛然而止,从此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八大胡同的来历 如今站在大栅栏地区,看着周围的胡同巷道再普通不过,其实,在百年前,这一片是八大胡同的所在地,是闻名天下的“红灯区”。八大胡同其实并不单单指的八条胡同,而是这片烟花之地的统称,位置是现在的珠市口西大街往北,煤市街往西,铁树斜街往南,南新华街往东的一大片四方区域。这其中,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最为著名。有三十年代的资料说,当时八大胡同批准营业挂牌的妓院117家,妓女有750多人。 八大胡同真正走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经营之路是在晚晴时期,应该始于咸丰朝中期,兴盛于光绪年间。而促使八大胡同和风月结缘的最初并不是因为妓女,而是一种畸形风气,被称作“相公文化”。相公古时本指读书人和年轻官人,也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四大徽班进京,全部落户在八大胡同。那时女子不能随意抛头露脸,戏中青衣小旦多由男童扮演。在旧梨园,相公又是“像姑”的谐音,意为“像姑娘”,说白了就是男妓。这股风气说来与清初“禁娼令”有关。满清入关后为显示观念正统,曾颁布禁娼令,从顺治康熙直到雍正,清代的禁娼法令可谓中国各朝中最严厉的,至乾隆皇帝时甚至将娼妓与盗贼、斗殴、赌博视为社会风俗的四大恶习。 陕西巷 民国论史笔记《清稗类钞》记载,在这一段时间里,妓院由清政府颁发许可证“合法”经营,并按“软硬件”的高低区分档次:一等妓院称为小班。在小班之前还要冠以“清吟”二字,便成了“清吟小班”,意为卖嘴不卖身。以江南苏杭一带的姑娘居多,即所谓“南班子”。二等妓院称之为“茶室”。三等妓院称之为“下处”。四等妓院称之为“小下处”,听名称便知是贩夫走卒、流汗使力的下层人士光顾的地方。 陕西巷有着悠久历史,据《京城胡同徐瀛速写集》记载,明初,大量商户云集前门外地区,此巷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囤积木料,故名陕西巷。而陕西巷里开的全是头等清吟小班,并不做皮肉生意,只是宴饮、抚琴弹唱,或是陪客人吃茶。 头等清吟小班的院落和房屋,一般都十分讲究,有整齐的四合院或小洋楼。小班院门的特点是门楣上端有乳白色的电灯数盏,灯上有红漆书写的本班字号,周围挂有串灯,门框左右各挂一长方案形铜牌,上有红漆书写的“一等”二字,下面是竖写的“清吟小班”字样。门楣上还挂有红绿彩绸,垂向两侧。门外墙壁上挂铜牌或木制镜框,上面书写着本妓院内妓女的花名,周围是一圈彩灯或红绿绸子。 色艺俱佳的小凤仙和赛金花就曾住在陕西巷中,其中云吉班名妓小凤仙住在陕西巷52号,如今云吉班已成为大杂院,而赛金花的怡香院成了职工宿舍。当年民国的“两院一堂”――参议院、众议院,京师大学堂中的新贵旧贵都常光顾这里,如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名士杨度,云南都督蔡锷等等。1923年曹锟竞选大总统,选票的价格就是在八大胡同的清吟小班里定的。当年的陕西巷里有酒楼、澡堂、药店、书茶馆、鸦片馆,如今的陕西巷依然能够看到两边多为二层青砖小楼式建筑,只是改为了民居杂院或旅馆。 百顺胡同 八大胡同虽说是风月之地,但其实它也是正儿八经的京剧摇篮。四大徽班进京,全部落户在八大胡同。三庆班住进了韩家潭,四喜班住进了陕西巷,和春班住进了李铁拐斜街,春台班住进了百顺胡同。百顺胡同是八大胡同中名气最大的一条,号称“清同光十三绝”的主要名角,很多都住过百顺胡同。如四喜班的老板兼须生时小福,春台班的老板兼须生俞菊笙,王瑶卿、姜妙香的老师陈德霖,就连后来梅兰芳从李铁拐斜街的老宅搬出,也在百顺胡同里住过。 百顺胡同,明朝称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故得名。清初谐音取“百事顺遂”的含义,更名为百顺胡同。 百顺胡同的历史沿革非常复杂,连老住户都难以说清这条胡同的来龙去脉。百顺胡同中最初设有太平会馆和晋太会馆,后来改为了民居。相传著名藏书家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就住在百顺胡同。尽管百顺胡同很多古迹已无处可寻,但40号院俞菊笙的故居还在,还有一些当年一等妓院的建筑遗迹。 韩家潭 韩家潭如今叫韩家胡同,因地势低洼,积水成潭,因此原名寒葭潭,又因明朝时有一姓韩的大户人家住在这里,所以改名为韩家潭。清康熙初年,戏剧评论家李渔寓居于此,建芥子园,后改为广州会馆。这条胡同还有浙江上虞会馆、梨园公会等。四大徽班进京,其中以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为主的三庆班就住在韩家潭。后有很多剧团和京剧名家也寓居于此。时有“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之说,这里也是京剧的发源地之一。 韩家潭里各种戏班子多,头等“南班”妓院多,全盛时云集了20多家妓院,还以“相公堂子”出名。当时八大胡同有许多挂戏牌招牌,却实为坐堂招客的“相公堂子”。在民国的时候京剧界成立过梨园公会就设在韩家潭36号院。梨园公会的会长孙菊仙以梨园公会的名义要求禁止相公堂,把男妓的这些班子给封了。被封后,狎男优之风在八大胡同终成历史,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妓院的公开化。 胭脂胡同 京剧《玉堂春》曾经风行戏曲舞台,剧中《苏三起解》、《三堂会审》等折子更是脍炙人口,而剧中的女主角苏三是一代名妓,她被诬谋害亲夫定了死罪,历经磨难最终鸣冤昭雪。当年苏三为娼的苏家大院就在北京八大胡同当中的胭脂胡同。苏三是明武宗时代人,那个时候八大胡同虽然尚未成名,却已经有了风尘女。 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当年这里有为八大胡同烟花女提供胭脂粉的店铺,所以取名胭脂胡同。胭脂胡同是八大胡同中最短的一条,全长一百米,但如今只存留下三四十米。尽管很短,当年也开设了十多家一等妓院。据史载这条胡同在咸丰年间就“香车络绎不绝、妓风大炽、呼酒唤客彻夜震耳。”其中最知名的是名妓苏三曾经居住过的莳花馆,明朝时这所院子叫苏家大院,是三进带跨院的大四合院,如今莳花馆变成了百顺胡同居委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0ac0cd5a8102d277a22f6f.html